只管所做

听课上瘾的人,是没办法成长的。
听的时候跟着老师的思路以为自己全都懂了,无所不能。
如果不练,发现离开老师的引导之后,你啥都不会!
所以,光听不行,凡事听进去了,还得自己亲自去做才明白!
01
我们总是喜欢成功的人,拼命去找寻一些代表人物像他们学习。但是我们忽略了,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学了多少门课程,而是他们刻意在某一个领域练习的结果。
知识焦虑的时代,迸发出很多知识网红。他们的履历看起来都很强大,课程的文案也足够扎心,听起来仿佛我们学完过门课后就可以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被表面吸引住,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好。于是我们心里抱怨这些课程的不科学。
其实这些老师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一直再练习。而我们只是不停的再寻找,寻找,寻找。跟着学习后,觉得自己会了,尝到一点甜头后,就去换新领域。
周而复始的重新寻找目标,转换到新的领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学习后成为了斜杠专家,有些人却收效甚微成为学艺不精的人。
02
学习了很多东西,有些浅尝辄止,有的知识记了笔记,但很少去真正的去照着做。
听的时候觉得都懂了,可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听和做之间的天差地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之前就给出了答案。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之前有人吐槽得到的课并没有让人有所进步,事实上并不是那些老师的课程不管用,而是我们报的课程太多,实践的机会太少。
即使跟着做了,也没有去反思自己做的对不对,这就是我们和高手之间的差距了。学习就像读书,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反思,这些东西还是老师的,只不过在你的大脑里停留了一下。
想要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内容,我们需要去实践、去思考、去精进、去坚持。
03
我羡慕果妈阅读创始人李璇,她是我七个目标之一,也是我目前的灯塔。
40岁在我的家乡都是等着退休的年龄,我的40岁更是不敢去想,而她才开始创业。
我羡慕她的现在的成绩,每天和会员讲书,聊天,每周还可以去其他城市举办线下书友会。这样子的生活我很向往。
但是我意识到我们之间真正的差距,不是因为她在北上广,而是再一件事情上的坚持。
她坚持每天四点起床看书的时候,我可能还在睡觉。
她每个工作日坚持讲书的时候,我可能因为今天心情不好停止了学习。
她坚持参加各种各样工作坊提升自己的时候,我可能还停留下当下的困扰中。
她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可能已经同时学习两个新课程。
……
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果妈成功的背后更多的是她的坚持。

04
小学时候,老师给我们讲题后,往往会给我们配套习题去做,然后每天每月每年这些知识都要用到,所以我们记得很牢靠。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不是不懂。我们对知识的渴求更多的还是因为焦虑,怕跟不上这个时代发展。
把学习知识和看书联系起来,用看书的方法去学习知识。分清楚哪些是自己想学的,哪些是想了解的,然后去精学,去略学。
而那些需要精学的课程,一定不能只去学,要搭配大量的练习,只有去做去实践才会明白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2019.3.14日
学习了新媒体写作很久却写不出一片文章时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