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时间管理自己易效能®️时间管理

关于时间管理方法那些事儿

2018-07-24  本文已影响36人  筱莎

今天偶然听了万门大学《怎样管理好你的时间》这门课程,小有收获,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关于时间管理方法那些事儿。

既然说到时间管理,我们就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时间管理?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时间管理呢?就是为了能够让时间更有成效的被利用。

管理好时间=节约成本

开始学习时间管理方法之前呢,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个误区

(1)把自己当机器人

(2)学习了时间管理就能做好事情

首先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和身体承受力都是有限的,不是机器人,不能按照既定程序一定什么条件下执行什么指令,所以要了解自己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要承认有时候必要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高效。另外,所有的知识都不是能通过一些理论学习就能在显示中做的很好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学英语,大家上学期间都学了那么多年英语了,为什么学了那么多理论知识,很多人还是“哑巴英语”?不就是很多人没有真正的英文对话吗?所以不要期望只是学习了时间管理知识就觉得自己能把事情做好,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所以大家在学习理论之后,要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运用起来,让时间管理“落地”才会有收获。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记录时间去向,盘点时间库存

其实在没有接触时间管理之前,大家都是差不多,每天上课or上班,然后忙忙碌碌一整天,因为没有系统记录过,所以我们只是眼一睁一闭一天又过去了,但是如果我们连时间花在哪里都不知道,我们又怎么去管理时间呢?

做好时间日志——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做哪些事情,把它详细地记录下来,早上出门(包括洗漱、换衣、早餐等)花了多少时间,搭车花了多少时间,出去拜访客户花了多少时间……把每天花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你会清晰地发现浪费了哪些时间。这和记账是一个道理。当你找到浪费时间的根源,你才有办法改变。持续记录一到两周,从中找到自己时间中的时间黑洞和高效时段。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明明你觉得你才玩了五分钟游戏,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明明你觉得你没看几个抖音视频半个小时没了;什么事都没做一上午或一下午已经没有了……这主要是因为人对时间有幻觉,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不同,其实这样的情况就属于时间黑洞。

(ps:其实不管你承不承认,手机已经日渐成为了一个时间黑洞的制造者……在这个信息时代,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被各种信息轰炸着,只是拿起手机看个时间然后就看见了各种弹窗,手指头就不受控制的点开下滑……)

至于高效时段,每个人都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早上和上午的效率较高,但也不排除像我这样的夜猫子,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高效的写一写只言片语。

举个栗子:记录时间的一个参考

二、取舍,事情排优先级,要事优先

人的一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可能所有的事都能做到做好,因此,我们就要学会取舍。那既然有取舍肯定不是随随便便的,你不喜欢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在时间管理中取舍的第一原则就是要事优先。重要的事情想做。根据著名的帕累托原则(又称二八原则),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比如,是那20%的客户给你带来了80%的业绩,可能创造了80%的利润,世界上80%的财富是被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人只分享了20%的财富。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也就是说80%的事情只需要20%的努力。而20%的事情是值得做的,应当享有优先权。因此要善于区分这20%的有价值的事情,然后根据价值大小,分配时间。

所以我们就必须去取舍聚焦,先做重要的事情,然后再去处理其他事情。并且我们应当尽量一段时间做一件事情保证注意力,而且最好把重要的事情放在高效的时段去做,才能尽善尽美的完成重要的事情。

帕累托原则拓展

三、化繁为简

所谓化繁为简就是说将复杂的工作划分成小的简单的单元进行处理。我们不能因为事情的复杂而拖沓,因为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下就搞定,就像没有人可以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因为胖子是一口一口吃成。

就比如说,你准备打扫整个房间,但你每天都要上班、加班、还要跟三五好友约一约,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打扫整个房间。但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可用时间有选择的做一部分清扫。如果你有20分钟,你可以清理一个抽屉或一个柜子。如果有40分钟,你可以整理衣橱或壁橱。如果有一小时,也许你可以收拾整个房间了。那打扫整个房间这个事情不就通过化简而成功做到了嘛?

抓住流逝的时间

四、做好待办清单

当我们已经清楚了解了自己的时间黑洞和高校时段,了解了如何取舍、如何化繁为简,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会去列清单了。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写下来,这样做首先能让你随时都明确自己手头上的任务。不要轻信自己可以用脑子把每件事情都记住,因为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记录的。而且当你看到自己长长的list时,也会产生紧迫感。

我们要列两份清单:一个是“所有事情待办清单(以下简称:大清单)”,另一个是“今天的to-do-list(以下简称:小清单)”。大清单是一个较长时间内自己要完成的一些事情,而小清单则是每天从大清单里挑选出来的重要的优先完成的事情。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每天都要给自己预留一定的弹性时间,这样就可以用于处理一些临时性的事情,如果没有临时性的事情我们可以去干一些不那么紧迫的事情比如健身、聊天、娱乐消遣之类的。预留弹性时间一方面让自己不会因为临时性事件打乱计划,另一方面可以调节自身以有更高效的时间利用。

把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中

五、动力来源&目标

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不要想成为完美主义者,很多事情你能做大部分依旧很好了,不要因为比如今天没完成预期要完成的目标而气馁,二是应该分析为什么没有完成,是因为存在不可抗因素?还是自己本身对事情完成时间错判?然后针对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才能更好的提升。

另外,我们做事要找到自己的动力源泉来激励自己刚好的前行。因为有很多事情,我们理性上觉得应该去做,但感性上却不想去做。比如学英语,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当今社会学好英语是很重要的,但我们感性上却不想去做。一方面可能因为平时没有一个英文环境,大家都说中文沟通挺好的;另一方面,学一门语言,还是一种和中文语法结构相反的语言,难度还是有的。所以我们要克服感性选择理性,用目标来聚焦,给自己找动力。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奖赏自己的方式。完成一项有难度的任务,即使一个小小的成功,也应该庆祝一下。可以事先给自己许下一个奖赏诺言,事情成功之后一定要履行诺言。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对时间行为学的研究发现这样两种对待时间的态度:“这件工作必须完成,它实在讨厌,所以我能拖便尽量拖”和“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工作,但它必须完成,所以我得马上动手,好让自己能早些摆脱它”。当你有了动机,迅速踏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不要想立刻推翻自己的整个习惯,只需强迫自己现在就去做你所拖延的某件事。然后,从明早开始,每天都从你的time list中选出最不想做的事情先做。

迅速踏出第一步

总结: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五个时间管理的方法,个人的学习见解,大家如果觉得有用就是极好的~接下来,让我们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五点吧~

1.记录时间去向,盘点时间库存

2.取舍,事情排优先级,要事优先

3.化繁为简

4.做好待办清单

5.动力来源&目标

你get到了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