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的几种思路
一、小说类
题目——人物——情节——主题
《月亮与六便士》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可是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灿烂千阳》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诗人赛依伯《喀布尔》
其中月亮代表人们生活中的苦难与挫折,太阳代表的是生活中的美好。意思是人不可能记住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有些事情我们会忘记,但是无论如何,经过怎样岁月的洗礼,我们都应该珍惜和感恩现在的生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追风筝的人》
第一层:对过去人事的怀念与不舍 但过去的东西就如同风筝一般越飞越远 所以想努力去抓住过去。第二层:对未来的事物与自己的理想的向往与期待 风筝越飞越高 也想抓住风筝一起飞高去看更广阔的一片天地 抓住自己的理想。
二、散文类
作者、写作背景——内容(概述+语段)——感悟——他人评价
《病隙碎笔》
这本书是史铁生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断随笔,在此期间,他每三天透析一回。透析那一天,除了耗在医院里的工夫外,坐在轮椅上的他往返医院还要经受常人想象不到的折腾。第二天是身体和精神状况最好的时候,惟有那一天他才能动一会儿笔。到了第三天,血液里的毒素重趋饱和,体况恶化,写作又成奢望。大部分时间在受病折磨和与病搏斗,不折不扣是病隙碎笔,而且缝隙小得可怜!
《病隙碎笔》正是作者于病痛的折磨中记录下的文字和思考,涉及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等方方面面的思考。《病隙碎笔》全书六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史铁生曾笑说,生病是他的职业,业余写一点东西。他这一生,总是此病未去彼病又来,“铁生”二字必定是暗合了某种意思,让他一直活着。然而,读他的东西,从来感觉不到一丝病痛的阴影,反而总是让读者沐浴在开朗的思想之中。譬如,通过生病与游历的比较,通过生病的经验,他说: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全书中我最喜欢的这一段话:
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那意义本非与生俱来,生理的人无缘与之相遇。那意义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实现,那便是神性对人性的要求。这要求之下,曾消散于宇宙之无边的生命意义重又聚拢起来,迷失于命运之无常的生命意义重又聪慧起来,受困于人之残缺的生命意义重于看见了路。
史铁生是幸福的,并不是因为他不痛苦。病痛折磨着他,残缺使他疲惫,痛楚是人之常情。他幸福,是因为他勇敢,超越了自身局限,他用残缺的身体去感受,去健全自己的智慧与心灵,丰满笔下的哲理与思考。他从未向神灵行贿,祈求身体的康复,他选择完善信仰,正如他写到的一样,身体的残疾不可怕,心灵的残疾才可怕。
史铁生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在书中,他用睿智的语言,犀利的文笔,把自己的灵魂一一解剖开来,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而他做到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他的碎言碎语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崇高的理想开始的。
当我们常常用“身残志坚”也表达对残疾人的鼓励和敬意时,史铁生却流露出相当的警惕。在他看来,生理的残缺并不是获得提前宽宥或额外嘉奖的理由,要赢得平等的地位,就要打碎自卑和怨恨,打破道德式的自我感动,“切莫用仇恨的苦酒来缓解热望自由的干渴。”其实,不仅是灿姐人,任何领域中弱势的一方,都应该警惕这“残疾情结”的暗算,因为当怨恨积蓄到理性,看异己全是敌人时,这种左突右冲反而使罗网越收越紧,当人们都对你小心翼翼时,就是你自投罗网之日。
作家韩少功评论《病隙碎笔》说:“《病隙碎笔》几乎是一个爱好科普知识的耶稣,一篇可以在教堂管风琴乐柳中朗读的童话,是一种在尘世中重建天国的艰巨努力。”这大抵是对《病隙碎笔》最适合不过的评论了吧。
《面对无限的寂静》
《张晓风散文选》
《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
三、传记类
生平事迹(分若干阶段)——传主言论——他人评价——总结(一言以蔽之)
《苏东坡传》
《李鸿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