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

2019-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蓝蝶_8263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常见于平时易于生闷气,或心情不舒畅的女孩子。

那从中医角度,该如何认识、预防、和有效治疗呢?

1

乳腺增生是什么病?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 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 ,多发于25—45岁的女性,发病率约在 40 %~ 50 %之间。其基本病理变化为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

由于一小部分乳腺增生病重的患者以后有发展成为乳腺癌的可能性,所以有人认为乳腺增生病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2

乳腺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乳腺增生最容易表现出乳房疼痛,这种疼痛多和月经周期和情志变化有关。大多数人会感觉来月经前一周胀痛、刺痛或者钝痛,触碰到或者身体颠簸的时候感觉特别明显。乳腺增生除了局部胀痛以外,它会出现局部有硬块,肿块小的有米粒那么大,大的有条索状、有片状。用手一触摸,局部疼痛,触到皮下有硬结按压疼痛。

另外这种肿块可以在皮下移动,有一种囊性感,不是很坚硬的。皮肤和深处肌肉无粘连,在触时可以移动,但是按压时疼痛。严重的可以牵扯到胸部、肋部和肩部,甚至牵扯到后背部。

除了这些症状以外可以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烦燥。还有出现月经周期的紊乱,也就是月经不调等。久而久之,也伴有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这种情况。

3

中医对「乳腺增生」研究的历史渊源

目前中医界公认,「乳癖」即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增生病」 。朱丹溪云 :「痰郁而成癖,血郁而成瘕,食郁而在痞满,此必然之理也 。」陈实功云:「癖痞皆缘内伤过度,气血横逆结聚而生。」

中医学认为,痞、瘕皆是形容气机不畅,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变化不变化,传运失常,在人体任何部位出现的胀满疼痛,时轻时重,时隐时现,变化无常等症,恰与乳房中结肿块、疼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随喜怒而增减等症相符,故以乳癖名之。

4

乳腺增生病因病机

乳腺增生病基本病机是肝脾失调,气滞痰凝。从经脉循行看,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侧,足少阴肾经、任脉行乳内侧,冲脉散胸中。所以本病病在胃经,涉及肝、脾、肾及冲任二脉。

发病机理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肝气郁结

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肝胆相连,肝胃为邻。

阴明经贯穿乳中,足厥阴上膈,布肋胁,绕乳头。

肝体阴而用阳,体阴者主藏血,故有肝为血海之称;女子以血为本,故以肝为先天 。

用阳者,主疏泄, 疏泄者,言疏通 、流动 、升发。

用阳者主肝气, 主要表现在情志,肝气宜畅达舒展而不能阻滞,其间全依赖肝之疏泄调节。

肝为刚脏,亦为娇脏,刚脏者敢作敢为,娇脏者易于折伤。肝属木象征于春季,喜升发条达而恶抑郁,妇人一旦境遇不佳,心愿不遂,七情太过,恼怒伤肝,必将导致肝气郁结 。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顺则血顺,气平则血安,气逆则血乱,气滞则血凝,气血凝滞则结为癖块。

临床中确实有不少乳癖病者为生气后情志抑郁而致病,亦常见已患乳癖者,乳房中肿块疼痛,常随喜怒而增减 。

肝之疏泄不但表现在疏通肝气,而且还表现在调节津血。

肝之疏泄调节正常,才能使肝之津血滋养筋脉目窍,才能营养乳房使之丰满及产生乳汁,才能下注胞宫而为月经。

若肝之疏泄调节失常,津血郁于乳房则为癖块,瘀于胞宫则经血错乱。

2、肝郁脾虚

肝属木, 脾属土,木郁则土衰,肝病易传脾 。

肝气过盛,横克脾土,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水湿津液运化之枢纽,一旦肝郁脾虚,生化 、气化 、运化失常 ,津液失于收纳、输布,水湿失于运化,内聚即为痰浊,痰浊凝结于乳房发为癖块。

脾生血,肝藏血,生血乏源,藏血亦不足,肝血不足必致冲任失调,经血错乱。气血生化乏源,也可致心血不足而见心慌、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3、肾元气损,冲任失调

肾为先天,五脏之本,元气之根,精血之源。肾藏精,精气化生天癸,故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天癸可激发冲任通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冲者,冲要也 。冲脉上行于头,下行于足,贯穿全身,通受十二经气血,是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冲脉可调十二经之气血, 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血海」之称。

任脉循行于腹,腹为阴,任脉多次与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 统任诸脉之间的联系和调节其气血,故称「阴脉之海」 。

「冲主血海」,「任主胞胎」,共同调节月经、妊养胎儿。

冲 、任二脉下起胞宫,上连乳房,相经贯通,冲任之气上行为乳,下行为月经,生理活动息息相关。

肾精-天癸-冲任构成了女性的性轴, 成为性生殖系统的调节中心 ,而肾精是这个性轴的核心。


【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 “天”是言其来源于先天,“癸”是言其本质属天干中的癸水,有阳中之阴的意思。张景岳说:“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其在人身,是谓元阴,亦曰元气”(《类经·藏象类》)。因此,天癸的形成,来源于先天之精,具有化生精血的功能,从而使男女具有生殖能力。与现代医学中腺垂体所分泌的6种生物活性物质及激素的功能相类似。】


若为经、孕、产、房室不节等屡伤精血 、肾元亏损 ,或因七情过度劳损伤肾,天癸不充,冲任失调, 气血津液运化升降失司, 痰浊内生 ,结于乳房则发为乳癖。



补充

天癸藏于肾,并随肾气的生理消长而变化。肾气初盛,天癸亦微;肾气既盛,天癸蓄极而泌;肾气渐衰,天癸乃竭。《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在一般的人群中,女人二七(14岁)而天癸至,七七(49岁)而天癸竭;男人二八(16岁)而天癸至,七八(56岁)而天癸竭,八八(64岁)而天癸尽。男人的生育能力,其维持时间比女人更长。又提出女人的49岁、男人的64岁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界限,有些人如果养生得当,超过这个年龄仍然可能具有生育能力。总之,天癸与生殖机能密切相关,它源于肾,在本质和功能上又有独立性。肾主生殖的功能是通过天癸来体现的。到了一定年龄随着肾、肝等五脏精气的衰减,天癸渐臻竭尽,女性月经不再潮至,男性精子质量渐差,生育能力也就衰退了。 天癸至是受孕的先决条件,亦是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这是来自《内经》的理论,在前面已引出。这段经文表明:人从幼年开始,随着肾中精气的逐渐充盛,而产生天癸。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所谓天癸是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年龄阶段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古人称“无形之水”。它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促使女子任脉通,太冲脉盛,月经按时来潮,可以怀孕,促使男子精气溢泻,有正常的生殖功能和正常的精液,这时阴阳夫妻和合,能够有子。由此可见,天癸与西医所指的调节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相类似。

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所以天癸与后天之本 脾、胃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