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我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想做这件事”

2018-08-01  本文已影响19人  a216e05b24f1

1|这是我的故事

Y是宿舍跟我最亲近的那个女孩儿。

我方向感奇差,她恰好也是一个路痴。

好处就是:我们从来不会互相嫌弃。

坏处就是:我们会一起被别人嫌弃。

学校教学楼是环形建筑,有时让我俩单独去找上课的教室的话,简直是要了我的命。

有一次我们参加一个比赛,要求下午六点到达指定教室。

我俩心里很有b数的选择提前20分钟去找教室。

结果……

去年,她去当兵了。

逐渐,我也疲于与别的朋友去建立起新的习惯。

于是在与自己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


2|其实你并不总是拖延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些感觉——

有时候你会觉得兴奋,激动,很有动力去做某件事情

有时候你会觉得疲惫,枯燥,做什么事情都很无聊

你甚至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借口:拖延只是想等到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心情,才做合适的事情。

以上,被称为“唤起水平”。那些积极的词语描述的是你高唤起状态,而相对消极的词语描述的便是低唤起状态。

生活中,我们常常有意识地去采取一些行动,来达到自己最佳的唤起水平

在中午的时候你可能会多喝一杯咖啡,希望帮助你在下午的复习中能够集中精力而应对晚上的考试。

这里的“集中精力”是你的目标,而你多喝的这一杯咖啡,正是你为了希望达到自己最佳唤起水平而采取的措施

举个具体些的例子:

我想读一本书,但过了一个小时我发现自己才翻了两页。(这个时候的状态就是刺激不足)

我感觉很无聊,所以我选择约闺蜜出来吃个午饭。(提高自己的唤起水平)

我们一边说笑一边调侃,逐渐感觉自己恢复到了最佳状态。

但很快,闺蜜发了条朋友圈,想让更多的人来找我俩一起玩。(此时,闺蜜想要提高自己的刺激点。)

很快,附近的几个朋友过来找她,于是她把我介绍给她的朋友们。

大家决定一起去KTV,而我要面对吵闹的音乐和很多陌生的朋友。(这时唤起水平已越过最佳的那个点,让我失去最佳状态)

没过多久,我不想再勉强自己呆在这个并不让我感到舒适的环境。便找了个理由抽出身来,说改天再约。

当自己一个人做在回家的车上时,好像世界都安静了,感觉简直不能更好。

而这时,我只想把我丢在写字台上的那本书好好读完(平衡,逐渐恢复到最佳状态。)

提勃尔·西托夫斯基在他的《无快乐的经济:人类获得满足的心理学》书中提到它的重要性:

“我们追求快乐而逃避痛苦,所以唤起的概念对于解释我们的行为是非常关键的。没有大脑的持续活动,没有神经细胞的持续激活,就不会有对刺激的任何反应。”

(更深刻具体的内容,也推荐你去看看这本书。)

这也是我起这个标题的原因。

因为若是在白天要我写文章,我还真憋不出来一个字。


so…

试着找到你的“最佳唤起点”,这种适当的刺激会让你在做事情时更加容易集中精力,也会更加具有活力。


3|结尾

高中的时候,我还是个极不独立的女孩儿。

后来我集训时候遇到一个朋友,她各方面都很好,但唯一让我感到不适应的就是:独立。

那时的我特别接受不了的一点就是:她她她上厕所居然不叫我!

我很不解,为什么经常喜欢独来独往。

终于有一天我直接问了她。

“自己的时候想干嘛干嘛啊,不用考虑别人,也不用勉强自己。”

我若有所思摇头晃脑,但还觉得有些不可理喻。

现在倒是能想明白了,是因为她早就知道用最舒服的方式与自己相处了。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