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饭,真正的烟火气
几年前就装好的液化气灶,只有在我们姐弟仨回来时才会派上用场,其他时候只能乖乖地在“冷宫”待着。
爸爸妈妈习惯用柴火灶,一来是习惯使然,二来应该也是出于成本的考量。
现在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液化气灶,极少有人上山打柴火了。
爸爸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会上山去弄些柴火回来囤着,山里的杉树、松树、栗子树……都是不错的柴火。
树叶和小枝丫晒干了当引火柴,稍粗一些的树枝和树干则会被勤劳的爸爸锯成差不多长度的小段,过于粗大如碗口般的树木锯成段后还需要再加工,劈成条状,这样更容易点燃,也燃烧得更彻底。
这些柴火整齐地堆放在柴房里,码成或大或小的“柴垛”,整体很美观,使用的时候拿起来也方便。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的柴房里,“柴垛”几乎是常年不断的,一方面跟爸爸的勤劳分不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家里山上树木不少的缘故。
爸爸的“柴垛”之一安放柴火灶的灶屋(城里习惯称为厨房)一般都采用瓦屋顶,而不用平顶,瓦屋顶排烟效果更好,灶屋面积也比较大,差不多有二三十平,这是城里人奢望的规格。大概也是为了使用的方便,灶屋基本上都是跟柴房相邻。
在农村,垒砌柴火灶是一件大事,灶门讲究一定的方位,不能任性而为。
一般来说,会有一方靠墙,顺墙会修一道烟囱直通房顶,这样一来,柴火燃烧时的烟就会顺着烟囱排出屋外。
小时候放学回家,远远看到屋顶上的炊烟,就像听到了妈妈的召唤,看着很温暖,空气中似乎弥漫着饭菜的香味。
这烟囱顶上的一道道袅袅升起的炊烟,便是最原始的烟火气,是最具家家特色的浓墨重彩,是自然天成的乡村生活画面。
柴火灶一般会砌在厨房靠屋前三分之一的位置,灶前留够堆放一定柴火的空间,一方面是烧火时方便,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安全考虑。灶后则要给掌勺的人活动的空间,包括洗菜、切菜的位置。
一般的柴火灶都是专业的师傅砌的,基本上是安放两口锅,一口稍小点的锅用来炒菜,另一口则用来煮猪食。
在两口锅的中间,一般会安装一个铁制坛状水罐,这水罐通过吸收灶膛里柴火燃烧时的热量来加热罐内的水。一般情况下,一顿饭菜做好,水罐里的水差不多可以用来洗手脸或者洗碗。
这些小细节,都是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慢慢积累出来的,虽然他们书读得不多,也讲不来什么高深的原理,对“热能的利用”却最是有效,乡村手艺人的技能,便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积累中传承了下来。
在我印象中,爸爸喂猪不用饲料,但所有的猪食都要煮熟了再喂,邻家叔叔总是说爸爸做事过于精细,爸爸却觉得,熟食喂出来的猪肉质更为鲜美。
妈妈的灶屋大概因为柴火的火力更为生猛,做出来的菜式最是让人怀念,最为想念的是柴火灶煮饭的锅巴,那是小时候最为抢手的美味。那一份酥脆,那一份醇香,是电饭煲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的“极致”。
而今天,随着电饭煲的普及,柴火灶已经极少用来煮饭了,炒菜在农村还是常有见到。只要吃过柴火灶饭菜的人,就会一直记得那种人间烟火的美味。
炒菜完成,弄一两根红薯,放在那一堆红旺旺的炭火中,一两个小时过后,香喷喷的烤红薯便新鲜出炉了,那是老老少少都无法抗拒的美味诱惑。
而小子和航宝最喜欢的,还是外婆(奶奶)用这红旺旺的炭火煨出来的豆豆桂圆茶,用瓦罐加适量水,放入豆豆后,煨在旺旺的炭火里,一两个小时后再加入桂圆,继续煨制半小时后端出来,再加入打散的鸡蛋和红糖,豆豆入口即化,汤水甜鲜可口。
每每带着小子回外婆家,小子总是不忘提醒外婆,要吃外婆熬煮的豆豆桂圆茶,那是他念念不忘的美味!
有柴火灶的年代,才有袅袅升起的炊烟,有了炊烟的天空,才有随风飘散的菜饭之香。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爸爸的“柴垛”之二2023年年度写作营第(235)篇 1427字,累计34138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