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逆时针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

蒋干很郁闷,我到底惹了谁?

2018-10-24  本文已影响598人  青风若凡

—1—

历史大事件,端出一个小人物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重头戏是赤壁之战。自此大战后,促成了三国鼎立。

由于《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西晋史官,而西晋承于曹魏,因而对于曹操之惨败不宜做过多记述。

在正史中能查到的赤壁之战的资料极少,《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 记载是周瑜击败了在赤壁击败了曹操,也仅仅215个字。

在裴松之所作的注中: “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这是讲周瑜在赤壁之战之后,在一次陆战中又击败了曹操,更是惜字如金。

仅凭这两点正史资料,赤壁之战似乎就没刘备和诸葛亮什么事了。

但是,“尊刘抑曹”是罗贯中的写作立场,仅凭手头上这一点史料,如何才能颠倒乾坤,让人认为是刘备一方打赢了赤壁之战呢?

罗贯中不愧是伟大的小说家,虽然孙刘联盟《三国志》没有写,但是总归是曹操败了,在尊重这一结果的前提下,就靠他的演绎了。

 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字“编“,编的越精彩、越玄乎越好。

所以,你只看《三国演义》小说,赤壁之战的故事是这样的:

孙权一方抗曹不坚决,所以找来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坚定对方的斗争信念!

水战用的弓箭不够,既然史书上也没说,那就认定是刘备一方提供的。可刘备也没那么多箭,那就编一个大神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曹操的失败是战船被烧了,船需要被连起来,这个功劳也得给刘备一方,那就安排庞统出场。

到最关键的部分,有了黄盖诈降,有了连环计,但是隆冬时节没有风怎么办?那要安排一个人呼风唤雨,向天借东风,这么神奇的事情当然得交给诸葛亮啦。

那大事儿都让诸葛亮给干了,周瑜还能干些什么呢?抬高周瑜,就不能突出诸葛亮,但是把周瑜贬的太低了,又和历史不符。

 于是罗贯中想啊找啊,突然脑洞打开,想到了一个小人物,姓蒋名干,用蒋干这小子来给周瑜做陪衬。

于是就有了周瑜摆群英会,设反间计,杀了曹操的水军大都督,再设苦肉计让黄盖诈降。

拜罗贯中所赐,蒋干这个小丑式的人物闪亮登场。

—2—

蒋干出场,贻笑大方

罗贯中写蒋干的戏份是极为出彩的。

周瑜在三江口小试锋芒,周瑜初战告捷,求胜心切的曹操正在为新败而苦恼,长叹“吾当作何计破之?”。

蒋干自告奋勇“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周瑜来降“。并一再表示,“干到江东,必要成功”,“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

蒋干一副牛皮吹炸,轻率自负,贪功邀宠的幕僚嘴脸跃然纸上。如果这个人就站在你面前,看到他得意洋洋之态,你都想抽他嘴巴子。

待到蒋干乘一叶小舟“昂然而来“,周瑜劈头一句:“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蒋干的神色立刻由“昂然”变成“愕然”。

当周瑜设宴款待蒋干,事先约法三章:“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之军旅之事者,即斩之 !”蒋干神色又变为“惊愕”,屁都不敢放。

又待周瑜命令太史慈执剑监酒,并发表一番利如剑戟的演讲后,蒋干竟吓得“面如土色“,几乎要瑟瑟发抖。

至于结果么,蒋干偷书,误导曹操帮周瑜铲除了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大都督蔡瑁、张允。

蒋干害曹丞相这还不够,第二次又主动要求过江去探听甘宁、黄盖欲降之真假,结果与庞统“不期而遇”,蒋干将庞统邀至曹营,使曹操接受了庞统献上的致命的连环计。

在罗贯中笔下,一段简单的《群英会蒋干中计》写得针脚细密,变化多端而又层层递进,情节在跌宕多姿之中、曲尽其致,又如飞波逐浪,直拍云天,精彩至极。

清代小说评点家毛宗岗在批注时称赞道:“星移斗转,雨复云翻”。并借用杜甫的两句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成苍狗“来加以概括。

总之,在赤壁大战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中,是蒋干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间接导致了曹操的赤壁惨败。

而千百年来,世人也多以蒋干作比,刻画一个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可笑可怜的蠢材形象。

然而有一个人却不淡定了,他厉声怒吼:我特么惹了谁,你们这么作践我,我不要脸的么?

发出这声怒吼的正是蒋干,这位老兄再次出场。

—3—

无奈的蒋干:我有这么LOW吗?

且看历史上真实的蒋干和他的江东英雄会是什么样的。

蒋干,字子翼,九江(今安徽寿县)人,东汉末年名士、辩论家。

《三国志·江表传》描述蒋干 “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蒋干才能出众,不仅人长的帅,并且孜孜好学,善于辩论,深得曹操器重,每次都带在身边,视为知己和智囊。

《江表传》说,赤壁之战周瑜大败曹军,曹操对周瑜十分佩服。第二年,周瑜又战败曹仁,夺取江陵,使曹操对周瑜更加刮目相看。

于是,曹操以为周瑜年轻气盛,对其通之以情,晓之以理,也许可以规劝周瑜来降,共谋天下。

曹操知道蒋干是周瑜少时的同窗好友,于是派蒋干去拜会周瑜,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蒋干去见周瑜只有一次,而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两次。而且是以私人的身份拜会老同学去的。

周瑜知道蒋干是来干什么的,而蒋干也明白周瑜知道他所谓何来。

周瑜见到同窗蒋干之后,热情接待。便带着蒋干巡营一周,向他表明了自己的志愿。

蒋干在整个过程中,也都只是“但笑而不语”,从来没有作过劝降周瑜的意图。

因为,这两个智者彼此心里想什么,都是心照不宣

在这场老同学相聚中,没有所谓的“群英会”,更没有什么“蒋干盗书”和“蒋干中计”。

或许在蒋干看来,同窗混的这么好,他打心底里为周瑜高兴。

蒋干回去见曹操时“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曹操知道蒋干不会说假话,也就放弃了劝降的念头。

蒋干的此次江东之行,表现得当,不失名士风度。

其他关于蒋干的历史史料甚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蒋干是三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才和雅士。

蒋干若不是满腹饱学之士,若没有真才,曹操能够看重他?能把这么重要的江东之行交给他?

罗贯中在演绎的小说中过分夸张的丑化了蒋干,目的是彰显周瑜的英姿勃发和雄心壮志。

罗贯中忽略了一点,都说人以群分,周瑜都这么牛逼了,他的同窗契友会差到哪里去?你把他同窗蒋干刻画的一无是处,这不也是打了周瑜的脸么?

—4—

细品群英会,鸡毛掉一地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罗贯中在设计群英会时,或许是把精力都倾注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以及剧情的跌宕有趣,而却疏忽了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剧情转换的可信度。

细品罗贯中笔下的群英会会,是经不起推敲的,随便列举,其破绽有五:

1、周瑜是三军统帅,治军有方,怎会糊涂到把绝密的信件随手丢在桌子上等着别人来偷?

这是一个具备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知道的事,蒋干久在军旅,难道就丝毫不怀疑其中有诈?

2、你见过喝醉酒的人吧,要么醒着耍酒疯说胡话,或者酒后吐真言,要么睡去如死猪绝不言语。

而周瑜大醉在床上睡去后,还能两次梦话“教你看操贼之首”,而这话恰恰是蒋干想听到的,说出来你可信?

3、周瑜大战前督军,极为警觉和机敏,是他白天热情迎接蒋干,盛宴款待后,邀请蒋干同塌而眠,却在被唤醒后不知床上睡的是何人。

仅仅睡了一会就如隔三秋,这不符合他的性格,情节设置的难道不假?

4、既然周瑜已经弄懂了睡在身边的是来刺探军情的蒋干,而且没有忘记喝令密报的军事“低声”,说明他的头脑极为清醒,保密意识很强。

而他却舍不得多走两步,偏偏要在离卧榻很近的帐外交谈军事紧密。

 蒋干是读书人,他难道想不到“兵不厌诈”和“反间计”?

5、最后,当蒋干偷书成功后要开溜时,门卫竟然听之任之。这好歹是军营吧,并且是两军对垒,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大战之前都是风声鹤唳,安保措施做得密不透风。

并且喝酒的时候,周瑜拉着蒋干领略帐外士兵的风采“皆全装惯带,持戈执戟而立,皆为熊虎之士”。这才过了几个时辰,这些熊虎之士就都溜号了。

要是遇到军士盘问一下,情节倒也符合情理,偏偏任由蒋干闲庭信步而去,这难道一点都不引起蒋干的怀疑吗?

由上,罗贯中在写群英会时,让周瑜的计谋考虑的十分细密,用心极为精到,丝丝入扣,不让蒋干识出任何破绽。

而偏偏这些情节转换上,一点都不符合逻辑,漏洞百出,只要细品一下,真是鸡毛掉一地。

或许,这是文学创作上的有所得就有所失吧。

—5—

小人物的声音

如果说小说中的蒋干是不幸的,那是文学作品的需要。

而在高希希导演的新版《三国》电视剧中,蒋干献书给曹操看,一脸得意样,天一黑,这个人就从世界上消失了。怎么死的?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想来蒋干自幼读书,像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求得仕途锦绣,青史留名,而他偏偏无故躺枪,在三国大人物的较量中,成了英雄们的垫背,他成了一个被人鄙视和嘲讽的反面典型,他悲剧般的存在着。

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画:苦读圣贤书的蒋干在历史现实残酷的鄙视状态下生存着,他挣扎着,呐喊着:“历史对我不公啊,我蒋干到底得罪了谁”?

而这声音,似乎又很熟悉,我仿佛听到了,是那些如蒋干一般被忽视的小人物,无奈呐喊出来的,微弱的声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