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一小时读完一本书吗?
你试过用一个小时读完一本书吗?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不能读完一本书,那你用这一个小时可以吸收到这本书的多少内容?在此之前,我看书都仅仅只是看书,没有做笔记的习惯。所以,现在我要学习看书的技巧,看书的方法,高效看书。
一直以来,我都知道看书如果想要高效,就要有输出,也就是得把看完的总结,再表达出来,才能获得更多的理解,但是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记笔记,怎么输出。在看了一些关于记笔记的书后,我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读书的流程。
读书的流程是:购书 —— 读书 —— 做笔记 —— 用笔记。
1. 如何购书
如果你想看书,那么只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想放松式地看,这种就像「佛性读书」,类似于想看故事,所以找一本书来看,然后看的过程感觉很愉悦,可能会有代入感;另外一种是想要解决某些问题而看书,比如我们为了学会数学、英语、心理学、哲学之类的知识,而去找相关的书来看。既然想看书,就得学会选书,世界上那么多书,不可能每一本都是好书,每一本书内,也不是每一部分你都得看,学会有目的性的看书是很重要的。
我觉得看书得「功利性地看书」,想着要去解决一些事情而去找书看。那么购书,或者说找书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了。
建立购书清单。当你没有对一个领域有个认识的时候,很容易浪费时间去看一些写得并不好的书,或者找到一些不适合初学者看的书。所以建立一个购书清单可以帮助你了解哪一些书好哪一些书不好,每本书都会有哪些特点。
写下购书目的。写下购书目的可以让你清楚自己为何会把这本书列入你的购书目录。而且记住:「不要囤书!」我们总会在某个时期突然很想看书,然后趁着一些优惠买了一堆书,默默定下读书计划,到最后却可能连一本书都没有读。当你依照你的购书目的买下书时,记得尽快把你买的书看完,即便是对着目录看,把握这本书的整体框架也是有收获的。
参考书评买书。买书不确定书是否好,可以看书评,你甚至可以去问问一些已经看过很多某领域知识的人的推荐。举个例子,我这段时间对于心理学感兴趣,我就去看一个心理学有较多了解的人的推荐书单,这样总比自己找要好。
2. 阅读
阅读不只一遍。买完书就是阅读了。因为是有目的看书,就是相当于考试的找重点。所以我们可以先看看目录,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章节看。也就是,可以不用一整本书都看。而且看的时候分三次,第一遍是通读,然后在脑里描述作者的思路;第二遍是重读,按照刚刚所想的思路,再比较仔细地看一遍;最后一遍就是摘录了,把一些好句写下来。
「把读书的目的转变到记笔记上来。」
图片出自《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使自己可以坚持做笔记的一个技巧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做笔记的意识。无论在看什么书都好,脑里不要想着「对哦,这样有道理!」,而是适当地给自己抛出问题,或者与自身生活做比较,并记下笔记。
3. 记笔记
记笔记这一块我一直都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记。记笔记最重要的在于坚持,所以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做笔记一般是在 iPad 上完成的,相比于纸质笔记,做电子笔记很便于检索,当你的笔记多了之后你会很容易找。
印象笔记
我用的记笔记的方法就是印象笔记了。用印象笔记的时间其实不长,大概是一个多月前吧。但是感觉印象笔记确实提高了我的很多效率,因为印象笔记有云同步,你可以在几个设备同时写笔记。所以可以随时随地地做笔记。我是买了高级用户的,如果你觉得免费的够用当然也可以不用升级。晒一下我的印象笔记:
EverNoteXmind
然后就是思维导图了。思维导图的软件还是挺多的,我用的是 Xmind,还有其他的像「幕布」也是一个好评的软件。我一般在开始看一本时,会先看书的目录,按照目录建立一个思维导图,这样可以快速地知道书中哪些部分在讲哪些内容,这样一来也便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了。然后在一边看书一边完善思维导图,按照思维导图来做笔记可以减少很多时间。这是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候做的 Xmind:
Xmind4. 利用好笔记
写笔记有很多的好处。比如不会存在当你看完一本书却不知道它讲了什么,而且在最后的输出阶段时还能够利用笔记快速地完成。因为当你在记笔记的时候就代表你思考了,所以当你看完书想要写一写书中内容的时候就会很快。
无论如何坚持记笔记是一件长期看来一定能收获很多的事情。笔记代表的是你的思考,把自己的思考具像化并保存起来,可以知道自己当时的想法,这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