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deTED演讲笔记菲菲de读书笔记

菲菲读书笔记17:《孤独六讲》

2018-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大猫菲菲

《孤独六讲》蒋勋

孤独没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是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六种孤独:内心情感无处可诉的“情欲孤独”;字句无法沟通的“语言孤独”;理想未竟的“革命孤独”;压迫人性造成的“暴力孤独”;哲思考者不为人了解的“思维孤独”;世人价值交替所造成的“伦理孤独”,这些都是现代人时时面临的孤独处境。

一、情欲孤独

热闹的背后,孤独的心事。

每个人在表达意见,却感到加倍的孤独感。每个人都在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

儒家文化不鼓励孤独,一方面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另一方面我们害怕孤独。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所以要把别人从孤独时刻里拉出来,接受公共的检视;同时我们也害怕孤独,所以不断地被迫去宣示:我不孤独。

在古时,最古典优雅的《牡丹亭》《西厢记》都是禁书,就能窥见在传统文化中情欲孤独受到压抑的严重性。

死亡是生命本质的孤独,无法克服的宿命。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二、语言孤独

我们会和人吵架,会觉得对方听不懂自己的心事,都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语言。

人类的语言文字可以有两种极端的发展,一端是发展成为诗,另一端就是发展为法律条文。

我们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越来越准确,当语言越来越准确,几乎是没有第二种模棱两可的含义时,语言就丧失了应有 弹性,语言作为一个传达意思、心事的工具,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当你静下来,处于孤独的状态,内心的语言就会浮现,你不是在跟别人沟通,而是与自己沟通时,语言会呈现另一种状态。

我相信人最深最深的心事,在语言里面是羞于见人的,所以它都是伪装过的,随着时间、空间、环境、角色而改变。语言本身没有绝对的意义,它必须放到一个情境里去解读,而所有对语言的倚赖,最后都会变成语言的障碍。

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也就是语言不再是以习惯的模式出现,不再如机关枪、如炒豆子一样,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

三、革命孤独

革命会导致巨大的孤独感,唯有孤独感使人相信乌托邦。

革命者本向包含着梦想的完成,但是在现实中,一旦革命成功,梦想不能再是梦想,必须落实在制度的改革,以及琐琐碎碎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上,它便不可能再是诗。

梦想越是无法实现,越具备美学性。像《史记》中的刘邦和项羽,成功者刘邦,但是项羽作为了美学的对象,不管电影或戏剧,都会为霸王在乌江自刎,与虞姬告别而感动。

四、暴力孤独

马戏团很多高难度的表演,就是看自己在安全的状态中,让他人代表你,置身于生命最巨大的危险中。我们看各种高空弹跳、赛车、极限表演,都是借助观赏者的冒险,发泄自己生命潜意识里的暴力倾向。

暴力不仅仅是动拳头的问题,透过一层一层之间的牵连,会纠缠成一个政治富商所谓的黑道之间的复杂关系。

暴力往往不是一个单纯的动作,暴力本质呈现的是人性复杂的思考。

暴力是很难检查的,因为暴力的形式会伪装成另一种情感。像《金锁记》中,母亲为了不让儿子出去玩女人或做别的事情,教他抽鸦片,让他留在身边。

所有的合法都假借着暴力出现,像美国要惩罚伊拉克,其实行使的就是暴力。

究竟人性的本质里潜藏了多少暴力?如果活在某些年代,是不是也会做那些事情?我们对暴力的思考总是太少。

五、思维孤独

无论佛教或是基督教,在哲学系统里都归于神学,与一般的哲学思维做区别。

思维最大的敌人就是结论!任何一种结论,来得太快的时候,就会变成思维的敌人。

存在主义非常喜欢谈荒谬这个字,处于生命荒谬的情境中,就是人们思辨的时候。因为荒谬本身代表着不合理,所以你可以开始思考为什么产生荒谬感?荒谬感从何而来?如何处置这个荒谬感?思辨于是开始了。但是在儒家的文化中,把荒谬情境的思维过程省略了,他们负责思考,思考后最后的结论后,告诉你,你就照着做。

每一种性格都会有两面,从思维的角度,不会谈孰好孰坏这种绝对的判断,而是会去思考如何平衡?

思辨的过程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在做周密的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他会从各种角度探讨,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跟看法。

不重视思维的过程,直接下了结论,这种切断性的鸿沟是造成思维孤独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哲学的起点是怀疑。看到一句话从正面想,从反面想,即使同意是对的,也有一个思辨的过程。

六、伦理孤独

把一个人定位在性别、年龄或者不同的族群中,开始有了个伦理的归类,父亲、母亲、丈夫、妻子,都是伦理的归类。人生下来后,就会被放进一个人际关系网络中的适当位置,做了归类。

任何一种伦理的分类,就像是一道公式,因为是公式,大家不敢质疑它,所以看起来很多没有问题的伦理都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八十年代前,离婚是可耻的事情。

儒家喜欢大团结,不舒服的东西假装不存在。像过年时不讲死字,或是大楼没有四楼。死亡是伦理这么在的命题,不可能不存在,却用假装去回避,粉饰太平的看到一些大团圆的结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