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大地、头顶蓝天——农耕第一日
三年级的孩子们,从梦幻到清醒,从伸手就有果子吃的伊甸园,来到需要自食其力的人间。
九岁的孩子,迈向新的旅程,也在内心经验着失去与世界合一感受而带来的分离感和不安全感,以及究竟该如何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不知所措。
为了呼应这种感受和需要,也为了让孩子们能通过努力,一步步获得在大地上生活的能力和信心,我们带着三年级的孩子学习如何在大地上生活——农耕、建筑、测量、手工业。。。
今天,一点学苑的三年级,也开始了我们的农耕之旅。
和土地的链接农耕版块,可不是爸爸妈妈准备好一切的乡村休闲游。从打理行李开始,孩子们就是农耕的主体,学习如何既要应对乡村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又要尽可能地减重。没有零食、玩具,没有和爸爸妈妈分别的缠绵,我们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自己打理的行李一路颠簸,到达归真园农场,平日学的“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今日终于得以见到。
阳光下的少年从归真园继续向前,开往水稻基地。一路向山而行,一路探索不止。
听大水管里的潺潺流水 找蜂巢里的蜂王到了水稻基地,我们割稻子、捆稻穗、脱稻粒。。。孩子们在金黄的稻田里挥动着镰刀、有力地踩着脱谷机,仿佛一个个顶天立地、自食其力的“人”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从一开始的新奇 到慢慢感到辛苦 再到坚持割完整片稻田 脱粒,虽有机器帮忙,可一点儿也不比割稻子轻松 劳动间隙,坐在谷堆上晒晒太阳 抱着稻穗行走在田埂间午餐,是乡间的萝卜、瓜、腐竹和白菜。山里的一切,带来素食独有的清甜。
下午,曾教授带我们在山里行走——看丰富的岩层、多彩的土质,讲植物的多样性,聊山泉由何处来。
地上、地下,都藏着自然的奥秘 溪水,由来处来,向去处去 我们平时用的蜂蜡、蜡块、蜡棒,都是蜜蜂的馈赠日落之前,我们搭好帐篷,孩子们已快成为野外生存的一把好手。
大地上温暖的洞穴一起准备晚餐,感谢大地的馈赠、生命的富足。
溪水中洗地瓜喝胚芽米熬的粥、吃自己包的竹笋包子、啃柴火灶蒸出的地瓜。。。劳作后,食物的意义已大不同。
日落月升,炊烟起乡间的夜,寂寥、宽广。
第一次,看到银河; 第一次,看到繁星满天闪耀。可惜拍不出照片,那静谧又浩瀚的美好,只能留在心底了。
喵写此文时,孩子们在帐篷之间串门聊天,在帐篷里喧闹地玩手影戏,又安静地写日记、画画,然后满足地道晚安,在星光和远处的狗吠声中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