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霞留步散文

你再也浪费不起多一秒的时间了,你浪费不起。

2021-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少霞留步

最近学习心理学,发现了两个宝藏理论。

所谓的心理学家看似与我们这样的普通大众很遥远,实际上他们研究的问题和总结的理论,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考试做题而学习心理学,大概你会在各种复杂的人物和理论面前抓耳挠腮,一旦你稍稍往深处思考一些,它们很可能在潜意识的暗流中和你过去的人生经历融合交汇,由此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大脑中的一些看似不相关的记忆,会莫名和书上的白纸黑字搭上桥梁,连接在一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流传很广,谈不上耳熟能详,但想必很多人都有所了解。

他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后来扩展为8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五个层次的高低差别体现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至少,先要部分满足低级需要才会出现高级需要。

作为一个人,你得先吃饱穿暖,才有空去关心她爱不爱你,你得无病无灾不痛不痒,才能沉下心来工作和学习。

所以人们常说,健康是1,其他的都只不过是后面的0,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什么都无福消受,一切都会变得没有意义。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并非所有人生都遵循这一理论。

世界上存在这样的人,有的因为爱,有的因为尊严,有的因为人格,他们在生死抉择前,二者不可得兼,毅然决然舍生而取义者也。

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至死不渝的罗密欧朱丽叶、服毒赴死的苏格拉底、投江殉国的屈原...多少历史上不朽的名人,都打破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顺序,把更高层的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爱的需要凌驾于生存需要之上。

这样的人,有一个词语形容,我们称之为:伟大。

然而,我们只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只想平安健康地度过这短暂的一生。

对于绝大数人的日常生活,都逃不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以每当遇见人生重大抉择,不妨想一想这5层需要,认清目前所处的位置,认准未来要去的地方。

比方高考后的填志愿选专业,大学毕业后的考研和求职,婚姻面前终生伴侣的选择,甚至是买房买车,哪怕是每一天的衣食住行,为了避免犯下不可逆的错误,多想想需要层次理论,想想当下最紧迫的需要。

另外,这理论中还有个概念值得一提,前三层需要,即生理、安全和社交需要被归为缺失性需要,后两层的尊重和自我实现被归为生长性需要。

缺失性需要,是关乎生存,危及生命,最迫切需要满足的需要。生长性需要则是在缺失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才能得到满足。

也就是说,在考虑获得他人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之前,你最好在安全的环境中,有维持身体机能的食物和水,有维持心理健康的正常社交关系,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这些年来,吃饭穿衣和柴米油盐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家人亲戚和朋友同学之间的联络感情,还有尚未遇见的亲密伴侣,在我眼里,通通轻如鸿毛。

别人苦心谋求的舒适生活我认为一点都不重要,我几乎全部的注意力,都在我可望不可即的理想,模糊隐约的使命上。

直到后来,与家人通电话每每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一次次的反省与觉察,让我看见了自己的本末倒置。

在追求遥不可及的理想之前,要先解决自己的生存需要。子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求多么舒服的生活条件,至少要有东西吃,有地儿住。

求得一份职业,一份收入,换来一日三餐,一处居所,靠自己的双手在社会中独立生存,才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最迫切需要做的事情,而绝不是奢望写出一部小说就能一鸣惊人横空出世,这与买一张彩票就想中大奖的幻想别无二致。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有幸看过了路遥的几部现实主义作品,它们常常在警告我这种跑向悬崖的年轻人,抬头看天的同时,也别忘了低头走路。

谈第二个心理学理论前,请允许我先说一件小事。

岁月不饶人,一不留神,老妈已经翻过了五十岁的年龄,当年在农村一直守着我上学读书,干过农活做过生意,直到我考上大学她才像其他村里人一样出去打工。

可是她没有什么手艺,去了外地也只能够进厂,做一些流水线上的简单活儿,工资虽然很低,却比家里做农活儿强。

后来老妈的声音,全都藏在了电话里,每次我一想起咱们一家人天各一方,就建议老妈回家学点维生的手艺,比如学着做些美味的小吃。可是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一直都是:“不行了,上了年纪学不会了,很多东西跟不上了。”

我总以为她是在用年龄来掩盖逃避,因为我一直相信,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无论学什么,任何时候都来得及。

现在,一个卡特尔的智力形态理论,算是让我明白了老妈的话是事实而非借口。

关于人的智力,你是否听说过“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这就是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的智力形态理论,当然了,智力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是不存在什么形状的,那只是为了方便描述和解释。

晶体智力,顾名思义,就像晶体物质,随着时间的积累不断凝结,像钻石一样越发珍贵。

后天习得并不断生长的知识经验就是晶体智力,比如人的交际能力、决策能力、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持续学习和锻炼,它们的习得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

流体智力,可以理解为流动的液体智力,它伴随着人的出生一同降临,如果真的有上帝,这便是他赐予每个人的礼物,这生来就有的底牌,是你仗剑天涯的最初装备。

从孩童到成人的生长阶段,流体智力会自然跟着身心的发展而完善,到完全成年,即20-30岁时达到顶峰。之后年龄越大,它会像水一样开始流走或是挥发,逐渐降低,直至你老去濒死时完全失去它。

正常人具备的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反应能力、吸收新事物的学习能力等等都是流体智力中的一种。

人是会老去的啊,青春焕发的年轻人没有走到这一步,意识不到老去意味着什么,老去绝不仅仅是头发花白皱纹满脸这些身体器官的老化衰退,在看得见的衰老皮肤之下,还有看不见的心智在同样慢慢衰微。

我妈跟我讲,她越来越发现,很多事情记不住了,厨房里面的锅碗瓢盆,转眼间又忘了放到哪里去了。我教了她千百遍智能手机如何使用,怎么存电话加微信,每次我们过年回家她准会再次问我。

对于很多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事情,对于因年少蹉跎光阴而不得不吃的生活苦头,像父母这个年纪的人那有心无力的感觉,大概就是那句从小到大听腻了的大道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二十几岁,流体智力所对应的顶峰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抓住这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期,才不会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习要趁早,在流体智力尚未衰退时,及时通过勤奋学习积累受用终生的晶体智力,如此才不会在上了年纪时落后于社会,才不会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悔恨当初。

在勤为径苦作舟的学习中无悔于青春,即使终将老去,也是体面的老去,即使花朵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于此,千年前的古人将一生的教训浓缩在寥寥几句诗词歌赋里: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