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众演说,真的那么可怕吗?

2020-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嘟嘟君D

是的,的确很可怕。

这是一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自从跟这个社会接触开始,自从有了自我意识开始,自从知廉耻开始,我就害怕Public Speaking。

初中时,我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跟我搭伙的是一位机敏的小个子女生,成绩优秀,办事利索,因此不管有什么事情,同学老师们都乐意找她帮忙。

而我呢,自然成为了那个存在感低、打酱油的课代表。不过我倒是喜欢这种当“轻官”的日子,少了不少叨扰和麻烦。

但唯独有一次,语文老师发给我一本练习册答案,要我在自习课上对答案给同学们。这项工作以往都是另一位课代表独揽的,可突然被老师点名交给我来完成,不免心中感到阵阵不妙。

她说:“这是给你们的一个锻炼机会。”虽然话是对着全班同学说的,但它可怕的影响力好像只针对于我一个人。

对答案的前几天,我就陷入了无止境的恐惧当中。

白天走路在想,那一天我如何走上讲台,是步伐轻缓,还是大步流星?

晚上睡觉前在想,那一天如何让同学们安静下来,是大吼一声,还是用黑板擦敲桌子?

吃饭时在想,那一天是直接开始对答案,还是先念题目?

系鞋带时在想,遇到生僻字的时候,我是写到黑板上,还是直接囫囵跳过?

……

在所有能看得见的时间缝隙里,每一分每一秒,我都在暗自演习,每一帧的动作都在头脑当中被设计了无数个版本。而紧张和恐惧,也顺着时间的藤蔓渗入我的每一寸皮肤。有时候想着想着,不自觉我的脸已经滚烫,我的心脏已经不由我控制。

只有一个词能用来形容我当时的处境:煎熬。

不出所料,等到真正上台的时候,我毫无意外地掉了链子。

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当众演说。

结局是失败的。

在对答案的过程中,班主任突然进来“视察”,听到我的呢喃声,便高喊:“大点声!”

三个字,一瞬间点燃了我身体中的血液,它们在每一根血管里快速流动,最后一股脑儿齐刷刷地涌向我的头部。

我感觉得到,当时我的脸就像一只快要爆炸的红气球,声音愈发地颤抖和不自信。

“再大点声!”

虽然没脸看台下的同学,但余光能感觉到大家的目光齐聚我的身上,如同一道道利刃,将我的脸面和自尊撕得粉碎。

“听不见!”

“这不行!还有哪个是课代表?换人上来念!”

下面的同学议论纷纷,转头看向另一位课代表。

场面僵持了几分钟,我倔强地继续念,我不知道当时的我为什么这么做,只是条件反射地,继续。

依然记得班主任还说了些什么,大概是类似于“大点声!”“放开点!”“听不见!”之类的话。但无论是什么,那天我都坚持下来了,就那样,硬着头皮、尴尬地撑下来了。

下台后,周边的同学都围着我,看着我,笑嘻嘻地说:“你的脸好红啊!”

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也不就是念个答案吗?

可现在的不过如此,却是以前的当头一棒。我心疼那时的自己,也感谢自己的坚持。这件事我会记很久,但它不会再影响我了。

上了高中以后,教育界开始流行一种翻转课堂,即以学生讲课为主。我上台的次数也变多了,虽然仍会存在困扰,仍会思前想后,仍会坐立不安,但至少,没那么可怕了。

甚至有时候我愿意上台,努力把自己的从容展现给大家,尽管在那之前付出很多,尽管依然不那么从容。

回过头来仔细思考我害怕Public Speaking的原因,无非就以下几点:

1.即兴演说,没有任何准备地被拉上台讲话。

2.万众瞩目,自以为独占C位,是人群的焦点。

3.性格闭塞,打不开与世界交流的大门。

想通了,也就行通了。要想解决演讲恐惧症,其实也很简单:

1.well-prepared。没有什么比有备而来更让人有信心的。

2.独立想法。即使有些场合迫使你无法准备,但只要脑子里有东西,有自己的想法,不难把它输出。

3.打开心门,你就是你。

那些把观众想成一颗颗大白菜的办法,我觉得不过是个笑话拿来博君一笑罢了。真正的解决措施,在于你自己的对症下药。

《我的少女时代》里有这么一句话让我记了很久:“不会摔倒的秘诀就是不要害怕摔倒。”

没错,也许逃避是害怕的首选,但面对才是害怕的终结者。

当众演说,真的很可怕,但也没那么可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