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新追踪:山东丹参大面积产新,关注度增加
2016年11月中旬,恰逢丹参采挖季节,据天地网产地信息站反馈:目前山东产区丹参集中上市,虽行情平稳,但购销两旺,市场关注度较强。具体情况如下:

一、产区分布,山东为全国第一大省
丹参,做为大宗常用中药材,国内家种生产开展较早。随着种植发展,已形成山东、陕西、河南、四川等主产区。其中山东总产量占55%以上,是丹参产量大省。

如图2:山东丹参主要分布在潍坊临朐,下来淄博沂源,泰安新泰的龙廷镇,临沂蒙阴、沂南,日照莒县库山,这一带的沂蒙山区。周边地区,包括菏泽聊城也有少量种植,但质量不好,未发展大量种植。目前临朐、新泰、沂源一带约占20-30%,临沂蒙阴沂南约40%,莒县约30%。今年种植面积和去年持平。
莒县库山以前是最大产区,但由于丹参连续三年种植后产量会大量减少,莒县部分地区已换种黄芩,目前主产区已往蒙阴转移。
二、生成成本,目前行情收益尚可
种植成本:目前土地租金300-500元/亩。种植一亩需要种苗8000株 ,一株要 0.035元,需要3个人工,种植成本600元左右。化肥110-120元,农药30元。
采挖成本:采挖分为人工采挖和机器采挖。人工100元一天,一亩需要7个人工,人工采挖多是种植面积小的自家地。机器采挖一亩地200元。
收益:产量一亩地400公斤,按统货10元算,毛利4000元/亩。除去成本2000元左右,净收益2000元每亩。
有些老种植药农会自己留种育苗,用自己土地种植,自己采挖,收益则更可观。
三、产新详情,前期降雨造成产新困难
10月底,已有部分农民开始采挖自家土地的丹参,据产地商家介绍:家里土地少的,采挖丹参后还有一点时间可外出打工。但上月底降雨太多,大量产新从本月初开始。丹参采挖时间长,一直可持续到年初。山东地区入冬后土地会上冻,但丹参属于比较耐冻品种,不易被冻伤,深冬的中午,土地变软,也可以陆续采挖。


丹参一般是直接用太阳晾晒,近期蒙阴区域下雨过多,多用人工采挖,采挖出的丹参泥土多,对丹参晾晒造成了一定困难。

另外,产新期降雨量过多,是否会造成今年国内丹参含量的整体下降,也是商家和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后市预测,产量稳定行情变化空间不大
综合上述产新情况,对于山东产区常年种植丹参的药农来说,目前种植丹参相对来说收益尚可,且行情较稳定风险小,农户种植积极性不减。
同时,丹参受含量限制明显,产区的拓展尚不及其它药材品种那么广泛,因而生产相对稳定。
因此,商家普遍预估:按照目前丹参2万吨左右的年需求量评估,今年整体产需平衡,无明显供需缺口,丹参行情如无大的变量因素(如资本介入囤积),应以稳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