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注往往是被寄予了一种期待。
2020-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零子日记本
前一段时间,我逛知乎的时候发现一个挺有趣的问题:为什么现在这么年轻人没有什么欲望?(大概是这样的意思)
我觉得这可能会成为我将来写作的素材,于是我就关注了这个话题。
下面有一个回答赞同数挺高的,她的回答的确很精彩。
这个答主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点进她的主页,发现她回答赞同数多则好几万,少则几百,反正就是很厉害的样子。
我毫不犹豫,关注了她。
昨天晚上,我花了半个小时认真拜读了她的回答内容。
从一开始,我的心里就有这么一个想法:究竟写了什么内容,才能获得这么多赞?
我看了好几篇,写的也不过是我们平时见惯不怪的事情罢了。
但是,为什么呢,这么多赞?
我看了又看,发现她的叙事真的不错,文笔表达能力也很好,既流畅又文艺。
关键的是,她有着广阔的胸怀和过人的胆识,怪不得呢。
于是,我对她越来越期待了,关注的期望度越来越高了。
如果获得了一个人的关注,那就得做好,每天都进步一点点。
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界有这么一个名词: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简单来说便是读者对作品内容的期待,这是读者在还没欣赏这部作品就产生的主观感受。
这个期待一旦形成,所要读的作品就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其实我们也有过诸如此类的表现。
比如说一部电影,它前期的宣传都做得很好,很多人通过了这个方式认识了它,在它没有上映之前,观众们就产生了一种期待。
这个期待是根据它宣传时的内容和效果形成的,但如果实际情况与此前建立的期待有一定落差时,观众就会感到失望,落差越大,失望越大。
其实,无论是事还是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一旦达不到关注你的那个人的期待,对方的失望相继着落差而来,渐渐地,就会面临被抛弃的可能。
当然,父母除外,即便我们多么糟糕,我们也仍是他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