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的周年祭日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公公去世已经一年了。 他最亲的人相聚在一起,有他的姊妹,他的子女, 子女的子女。 三代人来到老宅,婆婆家,把客人拿的纸用真钱打一打,用老话来说就是给他送“钱”。
上午11点,大家来到坟地,放烟花、鞭炮烧纸钱,还有他老人家喜欢的烟酒,零食,水果一一给他备好,都烧给他。让他在那里衣食无忧,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想活着的时候舍不得花钱。
这是后世亲人对他的祭奠。 想想人怎么活都是一辈子,公公会操心,会手艺,就是对吃对自己的身体照顾这一方面不是特别用心。 所以他得了最严重的病,前后不到半年时间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现在想想好像他还活在我们的身边,每次回老家都感觉他还在院子里。
有了公公的前车之鉴,婆婆对自己的吃穿用度特别是身体照顾这一块儿,就现实了很多。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能吃什么就买点什么,当然这都是平常的吃食,不是什么高档的东西。毕竟她的年龄摆在那儿,是舍不得大手花钱的。即使她有几个儿子和女儿,也不会让她吃亏,但她也不会铺张浪费。
相比较公公生前什么都舍不得,确实有这种理念和想法是对的。 他们出生在解放前,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当中的苦肯定是吃了不少的。 到了晚年,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有了,就要对得起自己,想得开才行。
上完本大家围在一起吃饭,曾经年轻的人也不太年轻,曾经年幼的孩子也变成了大孩子,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有的差点都认不出来了,我自己也从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中年女人。
不得不感慨时代的变迁是那样的快,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许当大家坐在一起面对10年,20年的变化,才知道时光从来不等人,它一直匆匆的向前, 对谁每天都是24小时,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更要活在当下。 道理都懂,但真正做起来还是不那么容易。你要操的心很多,人之所为人是高级动物,他有情感,有想法,有寄托有念想,有该负的责任。
父辈永远只会关心下一代人,为他们的生计谋出路。 自己可以少花点,少吃点,少用点也愿意给下一代多攒点,让他们多花点,少一点负担,少一点压力。
想做到圆满就必须要付出,要有能力并不是每一个长辈都能做到如此。所以也有永远操不完的心,想开点,顺其自然,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话也只是在书上看到,往往也不能说服自己。
所以说活着想让自己轻松点,仍然是做不到的事情, 该操的心还要操,该省的钱还要省,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把身体照顾好。 不然自己不仅成了负担,而且也不能给孩子更多的东西。
像健身房啊,高档的一些健身场所,那就不要去了。简单的走路,散步,慢跑还是可以的,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让自己的身体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才能做事,才能挣钱,才能做一些该做的事情。 公公周年祭日,亲人相聚在一起,再次见证了时光不饶人的现实。 接下来的时间,活着的人要把每一天过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