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喝粥

2018-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哈哈哈_9ae1

早饭的时候,我妈问我粥凉不凉,我尝了一口,回答说凉,我爸也尝了一口,却说不凉。我突然意识到,我说的凉不凉,是指粥是否从滚烫的状态变成了可口的状态,而我爸说的,却是粥是否变成了无法下口的冰凉。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肯定不尽相同。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事物的量化是很有必要的,制定一个量化标准尤为重要。就粥的温度这件事,我建议分成五个刻度:

冰凉——接近或低于环境温度。

微凉——与环境温度有明显差异,但入口还是有些冷。

适口——恰好可以中口或大口喝粥。

略热——可以开始小口喝粥的温度。

滚烫——刚出锅的粥,根本无法下口。

这五个刻度虽然还是很受主观影响,但我相信以此来向他人介绍粥的温度,还不至于太失实。那有人要问了,如果直接讲温度,不是更好更容易被人接受吗?

我觉得这是个好的想法,我也相信未来盛放食物的器皿上会有些温度传感器,但这之中的设计难度和经济成本么,我想还是需要期待几年的。眼下我提出的这个经济适用的解决方案,可以暂时填补这些空缺吧。

进一步的去想,我这套计量单位虽然没有温度那么用处广泛,但对解决粥的温度这个特定问题还是比较好用的。所以不同的计量标准在不同条件下应当是各有用途,即便精度较低的,也是有其用武之地。可是,要是你一套,我一套的提出新的标准,那不就乱套了!

当我把这思维的乐趣分享给家人时候,却吃了闭门羹。

好好喝粥吧!

又及:我记得曾看过一种根据内部温度变色的碗,这样粥是否适口就一目了然了。不过本质还是和我提出的方案一样。有空要买来玩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