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2019-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宜昌王广宜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宜昌王广宜

      改编自任晓雯同名中篇小说的胶片电影《阳台上》,讲的是因房屋征收拆迁闹出人命、儿子张英雄(王锵饰演)决心复仇而未果、又暗恋仇敌弱智女儿陆珊珊(周冬雨饰演)的故事,传递出无奈的现实中弱者对弱者的伤害和人性的复杂。

    该片评价可谓冰火两重天,正方:拍出了青春期的迷茫和冲动;反方:烂片。我购票观看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该片导演张猛,作为第6代导演所一向偏爱的小人物和现实性,他此前导演的文艺片《钢的琴》(王千源、秦海璐主演)、处女作《耳朵大有福》(范伟主演)都获奖无数,不过这两部电影题材都是东北黑土地,而《阳台上》是上海大都市;二是去年(2018年),我应宜昌市点军区文联主席邀请,为点军区征收办创作了一部微电影《征收办的故事》(剧本发表时编辑改成了《征收那些事儿》)颇受好评,目前正在筹拍,与《阳台上》有题材的相近性(但主题却大相径庭)。

    《阳台上》的主要争议点在于有观众抱怨“看不懂”。其实,这是一部以人物的巨大情绪波动为线索的、带有某种魔幻色彩和实验性的电影,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并非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田壮壮老师告诫他的学生白雪(正在院线放映的《过春天》导演)说:“电影不是拍事的,是拍情绪和气氛的。”如果用这样的观点来审视《阳台上》也许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以情绪为推动力、同样引起巨大争议的典型代表,还有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饶曙光老师预言毕赣已初露大师潜质,我超级喜欢,尤其是长达一小时的空前的长镜头非常舒服,我曾三刷该片),作为中国文联电影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老师也感叹,从电影形态上来看,很难将《阳台上》进行“归类”——我想,这应该是指通过犯罪边缘(还有偷窥、暗恋)来表现无力无助的青春期,在以往的电影中极其少见。

    至于该片的一些小亮点也带有导演鲜明的个人色彩,例如该片不惜成本、与“数字化”潮流背道而驰的“胶片”拍摄就显得颇为“另类”(不过胶片拍摄所呈现的丰富的层次感是数字电影所无法比拟的);大量手持镜头的摇移画面,使人物充满了不安定的未知感;还有男一号“张英雄”的名字与其懦弱的性格也构成了巨大的反讽。

    客观的说,《阳台上》还是有一些可探讨之处,例如张英雄把父亲的猝死归咎于征收办从而决心复仇就较为勉强。

    作为首次投资电影的出品人,周冬雨甚是不平:票房不是衡量一部电影好坏的唯一标准。这话没错,《黄土地》当年只卖出了3个拷贝,如今却收进了北电、中戏、中传(广院)、上戏及各大高校影视专业学生的教科书,成了第五代导演的经典代表,若论观影人次——这才是一部电影作品的核心竞争力与最大财富,盖当以亿计或数十亿计了。[微笑](宜昌王广宜)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从《阳台上》窥视无奈、无望、无力、无助的青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