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宁静

有的人读书是为了证明自己伟大,有的人读书是为了发现自己渺小

2019-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迅图

由于爱看书,也因此结交了不少同有此好的朋友。

接触多了发现,有些人读了很多书,确实博学多才,思想开明,话头醒尾。

但也有些人书也读了不少,却越发固执,迂腐陈旧,抱残守缺。

这中间的差异总令我想不通。

前两天和一位朋友聊天,聊到这件事,朋友一语道破:“思考方式错了,读再多书也无用。”

我恍然大悟。

做一件事情,若方向不对,再勤勉也不过是南辕北辙。

我曾经有个认识的人,得知我有不少书后,向我借书看。

老实说,爱书的人一般惜书,刚开始对她不太了解,我是不太愿意借给她的,但她言辞恳切,我又不好拒绝。

一来二去,熟悉一些了,我发现她确实比较爱看书,但和她交流起来却很困难,阅读的好处在她身上一点显现不出来。

做事说话她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不喜欢接受别人的观点。只要与她有不同的意见,她第一反应便是“对方是错的”,因为她可以从某本书中找到某句话来佐证她的观点是正确的。

读到的书,在她手里成了刺向别人的利器。读书的目的于她,是为了雄辩和驳斥,而不是为了权衡和思考。

读过的书一点也没有改变她的思想、拓展她的思维,反而令她更加狭隘。

李嘉诚曾说过:“鸡蛋向内打破是食物,向外打破是生命,人生亦然。”

人的思想通过读书这件事情是向内打破、还是向外打开,也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

仔细对照身边的人,会发现,有的人读书是为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刷存在感,而有的人读书是为了在更大范围里纵横四海。

我说的“在自己的圈子里刷存在感”,并不是指朋友圈晒晒图装装样子,而是指在思想范围内,夯实自己的精神地位。

再明白一点说,有的人读书,是为了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思想、观点是正确的。

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改变自己,发现自己的思想有局限,观点存在不足,加以完善

前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伟大”,后者是为了发现自己的“渺小”。

一个是巩固自我,一个是突破自我

六神磊磊有一篇文章,将金庸笔下的殷素素和朱九真,这两个女性放在一起对比。

这两个人物家世以及出身背景都差不多,都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小姐,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路径。

六神磊磊说,她们的不同,在于人生的打开方式不同,朱九真是向内打开,而殷素素是向外打开。

朱九真在自己的圈子里耍威风,殷素素在外面的世界里找刺激。

细细琢磨我发现她们这两种不同的处世模式,和我提到读书的方式不谋而合。

向外无限,向内有限

我以前总爱劝人多读书,觉得读书是学习最有效的方法。现在读书多了一点,反而不会如此执著了。

当然并不是觉得读书不好了,而是因为,看得书越多,思想越丰富,越觉得应该包容不同的喜好和习惯。看不看书,都是自由。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言论被人们反复解读:“受过良好教育的心将拥有一个重要标志,你可以在不接受一个观点的情况下仍然容纳它。

我们学习,是为了强大自我。

强大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为了包容世界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喜欢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对别人指指点点。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其实道德,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并非是用来评价别人的。

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方法,也有不同的意义。

少年阶段,当然是以学知识为主,因为人生的大道理,小朋友们阅历有限,很难有所领悟。

这个阶段,学的知识要博,因为学的是基础知识,也是背景知识,是为以后学习其他做准备的。

到了青年阶段,大多以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为主,为了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立足。

这个阶段,学习要专,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要心无旁骛,深耕某一领域。

中年以后,我觉得读书,更多是为了放大格局,增长人生的智慧。

这个阶段,又要回到最初,涉猎要宽,知识要广。唯其见多识广,才能将知识融汇贯通,消化再输出,总结出万事万物的底层规律,变成自己的智慧。

以前我看书,总喜欢看自己熟悉的领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现在,我反而喜欢看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最好可以颠覆我三观的。

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这世界有多大,而我,有多渺小

当然,也并非看了就全盘接受,而是边看边分析,边看边自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高晓松曾说过,人生的下半场,对手只有自己

我一直认为,人生的前半段应该做加法,但是后半段,应该做减法

做减法除了要舍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放大自己的格局。

见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根竹竿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使它变短?

最佳答案是:在其旁边放一根更长的竹竿。

人生也是如此,格局大了,原来困扰自己的事情就变小了,这不就是做减法了吗?

而读书也好,做人也罢,唯有向外打开,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