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随笔散文散文

我家小院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喵鱼儿

我家住一楼,附送一个小院。小院大约两个房间大,以前用矮小的木栅栏与外界隔开,如今逐渐更新换代,栅栏的高度不断上升。但家里的猫咪稍一弓腰,仍能跳上去,安然在栅栏上藐视我们,似乎很得意似的。最后升级成了铁栅栏,顶端尖尖的,十分傲人,可以防偷儿。又用绿色人造植物把栅栏全部裹了起来,不留一丝缝隙。这也是防猫跑出去丢了。

以前小院里面是泥土的,中间一条弯弯的石头道,还有一个石桌和四个石椅。在土里种植着花儿草儿,长势喜人。家父还种植过各类蔬菜,油菜,韭菜,生菜,收割过不少。只是过程太过劳累,肥料什么的比买菜还贵,便放弃了。如今为了省事,院子一律铺成了白瓷砖。春扫落雨,夏扫花瓣,秋扫落叶,冬铲积雪。特别是冬天,一定要清扫积雪,不然等结成冰以后,一踩上去就打滑摔跤,实在吃不消。

在春日,树上绽放嫩绿的叶芽,和煦的春光洒满院子,鸟儿欢声歌唱,麻雀成群的落在树枝和地上,看起来稚嫩可爱。黑白色的喜鹊在低空飞行,张开大大的翅膀,就像是滑翔伞一样。花香味煽动着鼻翼,泥土气息也孕育其中。灌木丛的深绿上长出了新绿,颜色娇嫩,让人心生怜爱。若是下了一场春雨,在蒙蒙细雨里散步,也别有一番风味。走在路上有些泥泞,最好不要穿新买的帆布鞋子,否则到家鞋底会黏黏糊糊的。蝴蝶在花丛里翩翩飞舞,还有甲虫,慢速的蜗牛随处可见。蜻蜓在水坑上轻点着。小院铺上了白瓷砖,只需用拖把拖下就洁净了。只是那满满的新叶,掉的四处都是。阳光从窗户处照射进来,在地上形成一圈光斑。无论望向何处,都是春意盎然。空气是新鲜的,略有些寒气凛冽。那枝头上开了不知名的白色小花,以及粉的,在寒气中瑟瑟发抖。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声音,显得格外苍凉。院子的铁质雕花大门有些锈迹斑斑,仅仅是这小院子,已经把整个春色都收进了院子里了。外面传来了车水马龙的声音,仿佛与我的小院子毫不相干似的。我在院子里,就独守了宁静。三四月份,天气转暖时,可以在院子里站一会,眺望着满园春色。院子前有着大片草地,几颗高大的银杏树遮天蔽日,枝叶在微风中摇曳着,令看者心旷神怡。曾经我还在小院里种过一棵樱花树,想着到春日就能看见怒放的樱花。只是它一直的不开花,就刨掉了。若是逢到下雨天气回寒,便靠着窗户,略微开点窗户缝,深吸着户外的空气,静待阳光从东升起,爬向落日的方向。窗外的风景既动也静。静的是永远是那么几颗树,几片云,动的是那云在流动,树在随风而舞。

到了夏天,则比春天还要怡人。穿着短袖,开着空调,吃着冰棍,这是古人所体验不到现代文明利器所带来的便利。若是初夏,则更舒适,不像盛夏那么燥热,使人心烦。到了夏天,小院便变得聒噪许多。首先是蝉鸣,声嘶力竭的叫着。在蒸腾的阳炎中,刺激着人的耳膜。整个大地像个蒸笼似的。小区里满树还都绽放了花朵,引得孩子们你摘一朵我采一束。有的调皮的,使劲摇着树,花朵纷纷落下,下起了一场雾蒙蒙的花雨。这场面看上去十分动人。但悲伤的是,没过几天,树上便都是光秃秃的。我家院子也常落满了花瓣。天气潮湿的时候,墙壁一面都爬了蜗牛,墙角下长着碧绿的苔藓。灼热的天气下,还有车在洒水,给草木解渴。晚上,我们一家子就拿着蒲扇坐在外面乘凉,听着虫鸣交响曲,若是运气好,就能看到星星点点的微黄萤火虫。但没过一会,腿上和胳膊等露在外面的地方就被蚊子满是叮咬,衣服上贴着防蚊贴,似乎也没多大用处。特别是走过灌木丛等树丛处,那里满是飞舞的蚊子,甚至能迷了人的眼睛,我们只好竞相避开。到一天晚上,我看见有人在往树上喷洒药水,猜到那便是杀蚊子的。以往小的时候家里有苍蝇,常备着苍蝇拍。如今苍蝇变少了,蚊子却难以灭绝。也许再过十几年,能开发出更新的杀虫设备吧。

到了秋天,人说北京的春秋是最短,夏冬却长。但是这里最美丽的季节无疑是金秋,满树的银杏叶落满地上,整个天地都被金色所包围,那景象美轮美奂。漫步在院子里,捡起一片落叶,做书签夹起来,格外优美。就在你走路的时候,那叶子便已经扑索索的落在你肩膀上,你下脚时,传来叶子被踩碎的清脆响声,无疑是场听觉盛宴。尽管抖落这么多,银杏树仍然身着华衣,此是初秋。在这个时候拍照,最能拍出大片的感觉。走出小院,能看到许多年轻人在树下拍照。到了深秋,树叶全落光了,各种树木光秃秃的,显出萧索的秋意。而叶子也与大地融为一体,成了深褐色。我喜欢观察褐色土地里的蚂蚁。它们忙忙碌碌,搬运着食物,一刻不停歇。曾经有个蟋蟀和蚂蚁的故事,讲的是蟋蟀终日歌唱,而蚂蚁则储存粮食,最后蟋蟀穷困潦倒的故事。蚂蚁大概也知道快到冬天了吧。树上各种果子都掉落下来,还有一种圆型的球,一踩碎里面都是细碎的粉状,这种圆球落得到处都是。如果你仔细观察,能发现各种虫子,有的虫子趴在树皮上,你伸出手去就扑腾翅膀飞走了。还有一种黑色小虫叫鼠妇,你如果去挖坑的时候,能从深层土里面翻出来,它能蜷缩成一个小球,个头也小。

到了冬天,寒气凛冽,比夏天还要难熬。人都穿上厚厚的秋裤,盖上双层的被子,再不济,还要二十四小时开着热气空调,小太阳暖气,电热毯等等。人们为了度过严峻的寒冬,集结了各种智慧的结晶。冬天,在家中烧着火炉,放着炭火,怀里揣着暖手宝,这样,才能勉强度日。古代,冻死骨在街头上还四处可见,可见冬老虎的威严。一出门,那刺骨的寒风便随之袭来,冻的人耳朵根子都要掉了。必须全副武装,把耳朵脑袋脖子等等全部护上,才能安然无恙。树则光秃秃的,就连针叶树上的叶子也为数不多,几根枝桠,高指天空,仿佛在与严冬做搏斗。高高的树桠上窝着个鸟窝,却不太见鸟儿的踪影。鸟儿们都躲了起来。有好心人做了许多泡沫箱子的猫窝,里面垫上了厚厚的毯子。你往里面瞅,每个小箱子里都蹲着一只眯缝着眼睛的猫咪。我们家的小院此时最为沉寂,特别是下了一夜雪之后,推开门,万籁俱静。满满的积雪铺在地上,院子外的树上也堆了雪,有的承受不住重量,雪便哗啦一声落在地上。这时便要开始扫雪的工作。院子里和院外的扫雪同步进行,经过一上午的艰辛,才恢复院子的原貌。这时,外面的道路上的雪也被扫干净了。只有草地上还堆着新雪。要看雪,一定要早点,在还无人踏足的雪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或写上名字,或堆个雪人,都是冬天独特的情调….

一年四季,不断更迭,我家小院却始终屹立,如同那不倒的松柏,虽是陋室,却独有韵味。大概是自己的家,才格外喜爱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