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的那些事儿PMbook每天写1000字

《社交红利》艰难阅读后,我的勉强总结

2016-07-25  本文已影响73人  刘大顺

文|刘大顺

图|刘大顺

《社交红利》一本近似心理书。我看的是最新版,虽然号称新增6万字,修订了近50%以上,但是我看到了是很多书都曾提及的论调,没有让我high的脑力激荡点。不过一些与别的大神重复的方法点,证明这些在多本书里提及的东西真的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社交红利》是基于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无数人体会到从社交网络获得利益这件事展开叙述的。

本书更多的是告诉读者,社交红利是从怎么样的出发点产生,企业怎么通过社交网络,应用哪些手段获取到社交红利。

大部分的社交网络是基于信任建立的,企业获得关注的模式是伴随社交网络的各个环节,包括专业的内容(信息),朋友间的介绍(关系链),认真地转发评论乃至提供服务(互动),协助企业快速转为为自己期望的效果之余,逐渐吸引更多的潜在目标用户!

媒体格局已发生变化,去中心化,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激活了原创作者们的活力,也导致人们更接受一篇好的报道,而不是整个媒体,对企业来说也有了困境,不能再以有限的媒体去塑造品牌。

分享力,是要被企业重视的。它看似容易却是一个极度稀缺却珍贵的行为!

对分享力的追逐,促使企业去思考重新聚焦提供优质的服务,社交红利就是产生在分享背后,好玩!有用!有价值才是最根本的事。

深入窥探下分享力的初衷:

1、朴素的情感,如基于爱心的分享;

2、炫耀,这是社交网络分享最大的心里因素;

3、自娱;

4、轻娱乐需求,如好奇、八卦、利己或利他。

社交红利=信息*关系链*互动

这是社交红利公式,凝练成一句话就是“让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或是“让人们讨论你”。

企业要抛弃KPI包袱,重心转移到提供优质的服务,协助用户解决问题,将自己优质的内容通过用户喜欢的方式提供出来,将应用轻量化,能够更加轻松切入,使用过程简单化,可以获得愉悦的反馈,有助于社会化分享,展现最high那一点。

关系链的壁垒是企业要重视和突破的点。

你的好友就是你整个世界,关系链像个壁垒,需要企业重视。微博适合企业为潜在用户提供服务,对已有用户提供服务,微信更加合适。

互动其实和分享类似,可以触发红利产生,互动突破了无形界限,互动是企业最好的经营。互动补贴,是增加互动很重要的手段。

免费、简单、有趣、透明、可累计、可兑现是优秀活动的六个关键法则。

关注你的用户关注流动曲线,利用曲线规划活动

第一步是找出分享回流的高发点,

第二步在高峰来临前不断优化分享体验,构建完善的分享体系,

第三步高峰节点来临前,考虑展开运营活动。

本书还给出两个经典工具模型

第一:大节点+自娱现象+获利冲动结合

第二:账号+渠道+互动服务

尝试多平台合作、跨产品合作!

然后没了。

此书对我来说,呵呵。

直接灭掉看《即时引爆社交红利2.0》的冲动。

不过我还是会看的!

今天就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