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奇葩般的图文直播APP--OPEN开腔
1.引言
OPEN开腔是一款的新锐媒体APP,专为新青年量身打造,针对当下最热门最具争议的话题,邀请具有真知灼见的主持人和嘉宾,为您奉上可以在手机上观看的聊天秀。OPEN通过汇集不同背景的人,多维、共时、深度探讨,求同存异,从而进行体面的社交,构建中国人理性的公共空间。(官方宣传)
2.研究对象最吸引人的数据/亮点
上线两个月,基本上没做什么推广,目前用户数大概只有10000多,大拿700人,但是大部分话题的都有平均2000左右的参与者,其中最高达5000多,集中在1500-2500居多,但是用户活跃度非常常高,最关键的是他开启了移动端图文直播的新形式,使得原来只有在视频直播和语音直播中才有的新闻评论内容,变得人人都可以参与。
独特的内容呈现方式,也深得95后的喜爱。
3.研究对象现状
安卓市场总下载量和日下载量:总下载量大概是3000多,各安卓市场日下载量25-75之间
安卓市场新闻类排名基本在200-500之间
安卓市场新闻类新锐榜排名目前在16名
APPSTORE 中免费新闻类目前稳定在 50到80名之间
4.市场大小/用户痛点
视频直播、语音直播现在如火如荼,如YY,微吼等等,但是碍于移动设备局限和移动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的限制,一直没有并没有太多有效且优质的内容,并且能够沉淀下来,更多的时候,成为一个多对多的或者单对多的即时通讯服务,而基于图文直播的优势在于传输效率高,阅读直观,结构清晰,便于内容沉淀和传播。
5.切入点
5.1早期怎么开始,为什么是他做
在凤凰工作的三年,无论是线下的论坛还是线上的直播间,都让王小曼看到了多人共时这件事的价值,于是王小曼做了OPEN 开腔这款产品。OPEN 开腔是一个把圆桌论坛搬到线上,用图文形式直播话题讨论的媒体产品。
5.2竞品分析
在OPEN开腔之前呢,也有图文直播类的活动,但是没有专门的产品,一般是用PC传统聊天室,QQ群,微信群为主,虽然用户量广泛,使用成本低,但是其社交属性决定了,不完全满足图文直播的需求,比如如果不禁言的话,通常话题讨论无序,干扰太多,组织困难,如果禁言的话,又缺乏互动,成立主讲人的单人秀,而且讨论产生的内容在进行整理和事后翻阅的时候也存在困难。
像微博这类的话题讨论除了用在战争、地震,火山等重大事件外,其他新闻事件的很难形成话题的聚焦讨论。
5.3他做有哪些优势
OPEN开腔填补了移动图文直播的空白地带,有效的解决了群聊中多对多的混乱局面,又采用不超过6个大拿的做法实时讨论,兼顾了丰富性和有效性。
另外媒体行业的人做内容产生工具,更多的优势在于可以找到内容的生产者,现在主要是记者,以及媒体编辑,版主,这些人比较有社会影响力,也善于选取话题,了解观众的喜好。
5.4研究对象优势
首创移动端的圆桌会议图文直播体系:这种多人共时的方式,可以让观众对话题进行多角度的体验,还可以通过不同视角和观点的碰撞生成火花,让内容更加丰富。
UI设计非常奇特:动态的图文现实窗口,非常醒目,节奏感很强。
热门话题:热门事件进行热烈讨论,兼具深度,有百家争鸣的的意味,很像文字版的锵锵三人行或者奇葩说.
6.产品相关(研究对象的差异点/关键点 )
6.1版本历史版本迭代
版本号:1.2.5
更新日期:2016年02月10日
本次更新 -新增大拿专区,节目招募信息一览无余
消息提醒新增Wow数动态提醒.
首页导航栏UI改版
支持分享到微博
版本号:1.2.0
更新日期:2016年01月30日
本次更新
新增招募区
消息已读/未读样式区分
首页导航栏UI改版
支持分享到微博
版本号:1.1.2
更新日期:2016年01月12日
可以对单条节目发言进行评论
可以在发言大图模式下,点击右上角数字进行Wow
消息提醒优化
版本号:1.1.1
更新日期:2015年12月22日
新增新手欢迎页
新增封面故事
新增反馈与评分
优化交互细节
版本号:1.1.0
更新日期:2015年12月16日
添加OPEN大拿及相关功能
Profile页改版
节目页面结构调整
消息页改版
版本号:1.0.0
更新日期:2015年12月03日
新品发布
6.2产品整体结构图
6.3产品主要流程
可以看出节目中存在4种角色:编辑(内容运营团队)、主持人1位,大拿最多6个,观众不限
编辑话题
内容运营团队
审核主持人
审核大拿
发布节目:
主持人:话题选择,审核嘉宾,发布节目预告
大拿: 申请参与
观众:申请占座,收藏,分享
参与节目:
主持人:选择话题、大拿、节目直播时间、时长,发布节目预告,
观众:围观、看节目、点赞、评论。
嘉宾:确认是否参与节目就好了。
节目回放:
观众:回放节目,点赞,评论 ,收藏,分享
申请成为大拿:需填写的认证资料包括:个人信息、认证title(身份)、擅长话题、擅长话题领域经验描述等,微信号码等,等待审核
6.4主要界面截图
1.首页
2.节目
6.5主要逻辑
在整场表演中,主持人扮演着把控方向、控制节奏的角色,直接影响内容的可看性
看台区,呈现给用户的都是七个不断变化的矩形格子,高亮显示每个矩形中呈现嘉宾名称和发言记录,若某个嘉宾或主持人正在发言,其所在方框便会填充饱和度非常高的亮紫亮黄亮粉等高亮放大,整个讨论过程就是各个矩形块轮流高亮放大,不停跳跃的过程。
6.6产品亮点展开
首款基于图文直播的新闻讨论类APP,产品的设计很有特色,基本上让人过目难忘
信息条的显示方式,动态突显,非常有冲击力
6.7产品不足
这种活动卡片式的显示信息,在带来更好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导致了非常不舒服的阅读体验,很容易导致阅读疲劳,而且视觉冲击力太强,带来的是往往忽视了具体的发言 。
产品回放时候可以选择静态放还是浏览,但基本就是聊天的流水账,表现形式非常单一没法进行互动和操作
如何把沉淀的内容以更好的形式展现出来,还是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在节目预告占座后,到播出时间未进入APP,不消息提醒
申请大拿以后,没事及时反馈,再次申请完全是空白页面。
产品目前很多细节方面考虑的非常差,很多交互操作没有反馈,等需要进行优化。
6.8用户评价/访谈:
1.话题内容有趣用心不落俗,界面养眼,使用体验流畅,在其中还可以与各界大拿们唇枪舌战。感觉肯定会火,迅速占座。
2.很新颖的一款APP,热门话题和个人兴趣主导,全程直播,不漏每个细节,互联网的新型生存群居方式,来这里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3.Open 开腔厉害在随时随地,它改变了我参与和思考话题和讨论的方式。当然最重要的,是认识了有共同兴趣的新朋友。
7.运营相关
7.1常态运营策略
每一个话题都归属于一个栏目。目前 OPEN 上已经有热门热议(热点新闻)、联合国搭理会(国际政治)、音药不能停(音乐)、娱丸粗面(娱乐八卦)、只要宅腐深(二次元)等十多个栏目 ,基本上话题的角度也刻意回避主流媒体的报道视角,从独特有趣的方向切入。
大拿人数参照圆桌理论是7人以内,保证多人讨论的同时避免超过用户注意力极限。
为了保证内容质量,现阶段产品走的还是PGC 的路子。只有经过 OPEN 认证的大拿才能申请参与舞台区的话题讨论。
7.2新奇独特的运营手法
谁在OPEN:
主流新媒体精英:
端传媒、无界、凤凰周刊、澎湃、凤凰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大记者大主编们
虾米、虎扑等各行业内部资深精英人士
董明珠、周云蓬、张玮玮等自媒体意见领袖
娱乐资本论、三表龙门阵、牧夫天文论坛等自媒体大号,
以及知乎、果壳、豆瓣、虎扑的网红们。
8.推广相关
8.1如何获取早期用户
为什么这部分人会愿意到 OPEN 上来生产内容呢?一是因为在这里有和其他大拿对垒的机会(前提是大拿的基数已经大到能引起马太效应);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内容生产困境(至于在多大程度上,这取决于讨论的效率),目前 OPEN 主持人的构成主要是资深记者、天涯版主等。
8.2如何大规模获取用户
意见领袖们的推广,
微博推广,
用户分享
最终还是像UGC靠拢,形成一个个的网络虚拟编辑部。
9.商业模式相关
9.1怎么变现
在商业化方面,目前来看较具可行性的是话题软性植入。虽然在流量方面并不具优势,但强相关、高参与度的人群意味着相对较高的转化率。
9.2现在/未来变现方式有哪些?
开屏广告,收费节目,或者向宣传品牌和产品的企业收费。
关键在于是否能形成强有力的IP ,才能用来变现
10.团队介绍/故事
10.1人物访谈,CEO讲话引用等
创始人&CEO王小曼表示,OPEN开腔中一场讨论的背后,是一次原创内容的制作。“在一些分发平台上,我们看到很多内容源一模一样,段子手和搬运工特别多。说明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量反而下降,只是渠道暴增。”
王小曼告诉猎云网,OPEN开腔上的五场讨论,就意味着五篇原创内容的产出,积累一段时间后会形成大体量的内容源。现在每场讨论过后,经过二次加工的文章放在媒体分发平台上,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10.1团队照片
创始人王小曼去年3月 刚从凤凰离职创业,团队大多数成员也都是凤凰背景。OPEN 目前已获得来自险峰华兴和贝塔斯曼的天使投资
11.总结
11.1现在
目前OPEN产品没有大规模的宣传,估计还是在探索阶段,但是目前产生的高用户粘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业务模式,预计短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11.2未来方向
目前虽然分十几个栏目,但是没有分类显示,仍然是按照时间轴心在首页依次排列,非常混乱,下一步应该是把话题,主持人和相应的大拿们分门别类。然后形成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组成各自团队,为用户提供服务,
另外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在移动端图文输入的速度很慢,导致主持人和大拿们发言很短,价值不高,可能需要开发PC客户端为主持人和大拿们服务,或者使用语音识别系统,自动转换成文字
我试着帮他们设计了一个新的交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