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显学的墨家为什么最终成了绝学

2021-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生活的艺术家Tim

大家好!我是龙哥。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墨家。

韩非子在《显学》篇中讲过:“世之显学,儒墨也。” 曾经的墨家在战国时期,有着跟儒家同等的地位,是当时的主流思想。但是在秦汉以后成为绝学,被掩埋在地底下两千年。直到清代末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饱受外族侵略,让别人用坚船利炮被迫打开了国门。上层的精英阶层不得不重新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发现我们传统文化中居然有一脉跟西方希腊文明有着非常相似的思绪,这就是墨家,因此墨家重新受到关注。那墨家为什么作为曾经的主流思想,为什么会中绝?

我们先来看一下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墨子的生卒年大约是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03年。关于墨翟,史料记载甚少。司马迁在《史记》中甚至都没有为墨翟单独立传,而是在《孟子荀卿列传》中略略提了一下,仅仅只有23个字:“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仅仅表明墨翟是宋国的大夫,还有跟孔子大约是相同时代的人。可见墨家所代表的手工业阶层的声音已经在汉代式微。墨子的身份来历成谜。墨翟,要么姓墨,要么氏墨,这非常奇怪,怎么会有人姓墨?关于墨字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个说法是,墨家都是手工业劳动者,面黑手粗,所以叫墨。第二种说法是说,墨子来自印度,墨翟是“貊狄“或者是”蛮狄“的音转。而墨子兼爱非攻的大爱精神,像极了婆罗门教徒。第三种说法,墨子是来自希伯来的传教士。因为墨子的主张跟希伯来的教义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文献考辨的结果表明,最后一种说法可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入侵犹太王国,攻陷耶路撒冷,摧毁所罗门圣殿,将犹太国王约雅斤、贵族及居民掳至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此后,犹太人处于“大流散”状态,其族民开始向包括东亚在内的世界各地移迁,而圣地以外的犹太人组织也开始崭露头角。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摧毁巴比伦王国,允许犹太人重返故地,重建耶路撒冷圣殿(“第二圣殿”)和城墙,令城市恢复繁荣,成为波斯帝国犹太省的首府,但“大流散”的格局已无可挽回地形成。这些在大流散中向世界各地移迁的犹太人,其中的少数群体辗转列国而抵达东亚,部分移居在当时的宋国。墨子有可能是这批希伯来传教士的后裔,或者说是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墨者教团的首领称为“钜子”,墨子本人就是首任的钜子。《说文》解释“钜”是大而刚的意思,或者说是巨大的意思。而犹太教圣典导师“拉比”(Rabbi)的词根是“Rab”,刚好也是巨大的意思。

墨子主张节用和苦行。墨子本人苦行到什么地步呢?为了推广自己的学说,他日夜奔走,居无定所,以至于“腓无跋,胫无毛“,也就是腿肚子都没有肉,小腿上都没有毛,非常艰苦。而他也要求教团成员身穿粗布短衣,穿草鞋,吃粗粮糙食,践行艰苦的生活方式。无独有偶,犹太教徒也以生活节俭简朴著称,时至今日也没有太多改变。

墨子讲《天志》。“天意曰:此之我所爱,兼而爱之,我所利,兼而利之。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意思是说,天意说:他们对于我所爱的,没有区别全都关爱;对于我所使之受益的,也都让他们受益。关爱别人,这是最为博大的;使别人受益,这是最为深厚的。《墨子·法仪》:“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不欲人之相恶相贼。”天肯定希望人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而不希望人们互相憎恶互相残害。墨子所讲的天,是个有意志,有情操,有好恶,能奖善惩恶,虽看不见,但是无处不在的人格神。这跟犹太教中的上帝不能说是毫无关系,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墨子讲兼爱,也就是没有差别的爱,是爱人之父若己父,爱人之身若己身。而犹太教一神论讲的是博爱。因为大家都是由上帝所创造的,算下来大家都是彼此的兄弟姐妹。在教堂里,哪怕是父母,爷爷奶奶,也都是以兄弟姐妹相称,彼此之间是平等的,这是博爱的基础。兼爱由此衍生出非攻。非攻直译过来就是反对战争与暴力。

墨子讲尚贤,选贤能者为王。《墨子·尚同上》中讲到:“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这点无疑是西方的民主思想。民主思想最早起源于希腊。而犹太文明与希腊文明毗邻,彼此影响。

墨家所代表的是环地中海的工商业文明。那为什么会在农业文明高歌猛进的中国成为显学呢?战国时期,奴隶制度瓦解,很多的奴隶成为了手工业者。墨家学说代表了他们的利益,所以受到手工商业者的拥戴。另外,墨家群团组织大多数都是能工巧匠,他们是诸子百家里面唯一重视科技的,掌握了可以说是当时最高科技水平。

墨家科技水平高到什么程度呢?在墨家的著作《墨经》中,涵盖了辩学、力学、光学、几何学等一整套的科技理论。墨辩、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被称为世界三大逻辑学。墨子在力学提到:力刑之所以奋也。也就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他还提到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几乎与牛顿力学一模一样。在光学里面,他提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且做了相关的实验。几何学上,李约瑟曾经把《墨经》中的几何学的表述跟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进行对比,发现《墨经》与《几何原本》的表述几乎一模一样。李约瑟大胆的推测,如果按墨家的思想所遵循的路线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就会可能得出欧几里得式的几何学体系。墨家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并不只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而是讲求实用。他们所制造的连弩车、转射机、籍车,都是当时的大规模武器,受到当时各国的青睐。他们算是当时最大的军火供应商了。不过他们只卖给防守的一方,而不卖给侵略方。所以也会受到被侵略各国的欢迎。

墨家在战国时代还兴盛了大概100-200年的时间。到了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墨家就已经衰落。西汉初的时候,国家休养生息,学术氛围还相对比较宽松。但是到了董仲舒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就彻底玩完了,成了绝学。

关于墨家的中绝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墨家代表的是工商业文明。说到这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不挺好的吗?我们现在发展的就是工商业文明。如果当初历史选择了墨家作为我们的文化主轴,我们不是可以提前进入工商业文明,可能近代的工业革命就会发生在中国,我们也不用受到近代列强的欺辱了。但是为什么中国发展农业文明,而压抑工商业文明?中国自古以来都重农抑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农业的生产力不够发达。加上中国处于最适宜生物繁衍的地理位置。无论放在什么朝代,中国的人口都是最多的。那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就必须依靠农业。发展工商业会跟农业争夺劳动力资源。如果一遇到天灾、战争,就会很容易闹饥荒,那是要动摇到国本的。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都要打压工商业,士农工商,商人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等的。

第二,墨家核心主张的兼爱在中国是很难兼容的。这是由于中国人的世界观是此岸世界观决定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只认为现在所处的现实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并不注重死后的世界。此生此世的人间关系,如父子、君臣关系,如兄弟、朋友、夫妇关系,对他们来说就是最现实最重要的关系。而在这样现实中,人和人的关系必定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所以爱有差等。而犹太教、基督教一神论和佛教,都是彼岸世界观,就是他们认为现实世界只是个短暂过程,死后还要进入轮回或者去往天堂。他们并不以此生作为活着的目标。因此他们人与人之间关系也是短暂的,今生你是我的父母,但是下辈子我可能变成了一条鱼,彼此之间就没有多大的关系了。所以佛教的博爱是爱众生,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博爱是源于上帝之爱,如果我爱别人,是因为我接受了上帝的爱,我把上帝的爱分给你。墨家的兼爱,由于没有以此岸世界观为基础,所以很难支撑,在中国并不现实。

第三,墨家不仅是个学团,还是个非政府武装组织,其实就相当于是黑社会。在乱世,列国还想借助这股力量保卫自己。但是一旦完成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政府就容不下这种组织。另外,墨者都有着舍身取义的精神,为了义,他们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当时一个钜子孟胜,为了守护楚国阳成君的属地,与180弟子共同赴死。当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墨者一路抗战,死的也差不多了。

墨家的中绝不得不说是我们历史的遗憾。在百家争鸣,各家都在为天下提供道路选择,看似有很多种选择,但是实际上,农业文明社会只能选择农业文明匹配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儒家。

今天我们已经在大步迈进了工商业文明。曾经的操作系统不适用了,因此我们才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这种重装系统的阵痛。

新时代,墨家学说还是有很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比如说墨家讲的言必行,行必果。这必然会积累信用。而信用是我们商业社会最有价值的资产。再比如说,墨家讲的科学创新的精神。科技创新就是我们现在的主轴。国家的进步离不开科技创新。

墨家学说虽然是中绝了,但是它也深深的影响了其他的学说。比如说孟子的民本主义的思想,以及墨家节用、实用主义的思想也被各家所采纳吸收。所以说墨家也并没彻底的消失,而是嵌入到了我们整个的中华魂里面,一起塑造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