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句子与主旨
20180628通读第二篇分析阅读第九章判断作者的主旨 第1节句子与主旨
一、概述读法:
采用指尖引导方法速读3遍,分别用时5、8、10分,第3遍模糊的印象有一点清晰。速度慢了,我要在第2节加速。
二、收获:
1、虽然被绕到云里雾里,但必须顶礼膜拜艾先生的耐心。想放弃的时候就劝自己加把劲。终于知道一个有耐心的人不是从不想放弃,而是每次都能说服自己不要放弃。耐心是自己和自己死磕而练出来的。作者有这么大的耐心创作这一伟大的作品,他不厌其烦地带领我,绕来绕去,感觉在走迷宫,但他绕自然有他绕的原因,也许这部分很重要,他又怕我不能领悟,所以宁愿选择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方式带着我绕。我有什么理由不耐烦?有好老师亲历亲为的陪伴,这是莫大的幸福。通过体会老师的耐心而坚定自己要练习耐心的勇气。
2、学习到一种高明的写作手法:头重脚轻。本节重点在最后,给出第6和第7条规则,比较简洁。但前面花了大量篇幅论述和举例,看似繁冗。这种手法也体现在某个段落里,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让人豁然开朗。一开始就说破,往往让人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可能也因为比较生涩难懂吧,就算开门见山,读者也不知所云,所以还不如放到最后给读者惊喜。写作这种创作过程,让人很神往,原因之一是这种活动是能够带给作者自身惊喜的过程,也是会带给读者惊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写作是在体现作家生命的价值,作家的伟大之处可见一斑。这种写作手法也体现在艾先生对分析阅读每个阶段的高度总结上,他总是把这种浓缩的精华放在每阶段的末尾。有的时候需要开宗明义,比如欧几里德写《几何原本》,有的时候需要图穷匕首见。这些都是作者根据写作内容和表达需要而巧妙安排的。高明的作家从来都是灵活的,高明的手法是知道在哪坐山唱哪首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三把斧抡完了事。
3、分析阅读的第6条规则(即分析阅读第二阶段的第2条规则):圈出全书关键句即最重要的句子,并从中找出主旨。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其主旨。这个主旨也是全书的主旨;分析阅读的第7条规则(即分析阅读第二阶段的第3条规则):架构全书基本论述,即构建全书的论述骨架。要注意这和全书的篇章骨架是不同的。
4、很高兴自己的假设得到验证。在第8章第4节里,我提出“长句是否也可以这样类比?或许可以,先打个问号。”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知道自己的推测是对的,即一个句子可以有多种意义,多个句子可以表达同一种意义。
5、作者给出一句多义的原因:第一,里面的字有多义,所以句子也有多义;第二,句子如果是复合句,表达的可能就不只有一个含义,而是可能有多个含义。
6、如果作者的一句话确实是想表达好几种含义,那么只有明确了这句话的多个意义,才算是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至于你同意哪一种意义,哪几种意义,或是都不同意,这些都是后话。前提是你是否理解了作者这句话里表达的多种含义。
三、下一步计划:
速读第二篇分析阅读第九章判断作者的主旨 第2节 找出关键句,速度要加快,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