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后感
“莉迪亚死了”这是《无声告白》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本以为是一本围绕某个案件来描绘几个人物形象的小说。读完后特别的佩服这位华裔女作者,她将种族、性别、家庭等社会性话题完美融入到一个普通的混血家庭中去,通过一个女孩的离世,一步步将问题展开放大,最后又回归到这个小家庭。
文中突出表现了母亲玛丽琳对莉迪亚人生道路上的期待。由于家庭放弃了自己梦想的玛丽琳将所有的人生规划转移到大女儿的身上。从小就给她买各种她“感兴趣”的书,给她灌输超龄的知识。而为了不让妈妈再次离开的莉迪亚表现出了对妈妈感兴趣的一切都喜欢的态度,“是的,妈妈”、“当然”成了她回应母亲期待的谎言。
女性性别这一因素阻碍了玛丽琳的人生道路,可以说完全改变了它。因为第一个孩子放弃了学位,当母亲的离世让她又一次瞥见当初的梦想时,没有挣扎多长时间又因为第三个孩子而回到起点。她对自己命运的反抗和无奈使得莉迪亚的人生从五岁开始就变得扭曲,从她离家出走回来的那天起,莉迪亚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正是玛丽琳这无声的反抗才造成了悲剧的发生,像她即使拒绝做饭,却依然只是个家庭主妇一样悲哀。
而父亲对于家中孩子的期待就是希望他们多交朋友,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由于遗传了自己外貌而遭到周围人孤立的孩子,他并没有太多可以给出的建议,因为他们的遭遇和自己小时候如出一辙。自己没有能力处理好这些事情,也不知道该如何教授孩子来面对这些问题。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儿子逼迫到泳池玩耍的人群中,或者要求女儿请朋友去看电影。
由于种族的差异在时时刻刻影响着这个家庭,周围人对他们奇异、警惕的目光从詹姆斯身上复制到孩子们身上。即使在他们自己家无意识中也会有这种对待,蓝眼睛的莉迪亚永远是家庭的中心。
哥哥内斯是最清楚家庭情况也是最理解玛丽琳感受的人,同样也是一直陪在她身边的人。这对兄妹俩的感情由于家庭和外界的影响变得格外深厚。但他的离开确是造成妹妹死亡的间接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唯一了解自己的人就要离开去别的城市上学,再也没有人可以在餐桌上为自己解围,没有人可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小的时候是内斯对莉迪亚的嫉妒,甚至不惜将她推到水里,长大后是莉迪亚对内斯可以逃离这个家庭的羡慕和觉得自己被背叛了的愤恨。
文中最让人心疼的是小女儿汉娜,无论是家中的谁都能随时忘了她的存在,甚至自己的母亲在摆餐具时都可以忘记自己的那一份。汉娜从小明白自己在这个家庭的位置,从小渴望被爱。却只有餐桌下那一点点的空间是属于自己的,她在那里观察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在姐姐需要人理解时在那里默默的支持着她。她羡慕妈妈对姐姐的呵护,羡慕爸爸对姐姐的偏袒,更羡慕姐姐跟哥哥之间深厚的联系。她会收集家里其他人遗忘的物品,用来寄托自己渴望被爱的感情。默默的在顶层阁楼里忍受着想融入家庭却被迫旁观的无奈。
看这本书最让我惊讶的是杰克对内斯的感情,这是隐藏最深的一份爱,只有始终旁观的汉娜无意中发现了它的存在。但内斯对杰克除了怀疑、讨厌恐怕就只知道他脸上的雀斑有几个这件事了,估计连那颗糖果是什么味道的都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