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还是兴奋
今天下午,第一次在学术专业氛围浓郁的场合(曼陀罗心理治疗师培训的课堂)做分享,心里是有一些紧张的,从课前准备就开始了这种心理活动。在做PPT的时候,就在思考如何讲的更好。而这个所谓的好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自己并不是特别清晰。不过,内心还是有一个标准的,就是像薄老师那样讲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最好能够直击心灵。
不过,我也知道。要做到像薄老师那样,是不容易的,需要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我刚刚开始,有信心但需要时间,我愿意不断的训练自己。
今天上午,另外一位老师的分享让我感觉一个人的成长真的是需要不断锤炼,只要锤炼的足够,完全可以做到自由灵活伸展自如。
我的姓名曼陀罗第一次,听这位老师分享的时候,我在心里打着小九九,还想这不是照本宣科吗?可是这一次,虽然分享的内容与上次没有太大差异,但是从整体的流畅性、衔接性、条理性、逻辑性等各方面,我觉得已经足够我仰视了。一个人的成长也许是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悄无声息的,虽然时常在一起,但是我们看不到的时候,人家已经破土而出,迎风生长,而且就像长了翅膀,一转身就已经扶摇直上九万里了。
虽然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样的形容多少一点夸张,但是这位老师的成长速度真的再次激起了我的比拼欲望。我希望我也要好好的认真的用心的耐心的总结一下自己,哪些地方需要用心提升,哪些部分需要重新整理。
今天下午,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概更多还是在于如何更加生动更加鲜活,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那些晦涩的理论。还有就是逻辑性、条理性。因为紧张,大多数该细致入微讲的部分还是比较粗糙,如果再精致一点,可能效果会更好。
另外,如一位伙伴提到的可以多配一点图片,因为曼陀罗绘画技术更多的在于体验,如何在讲述时让学员体验到体验的美妙,可能作品会更为直观。当时我以为自己图片放多了,便尽量的简化,删除一部分。结果,那是我以为的,不见得是最好的。所以这位伙伴的建议给了我很好的提醒,如何处理是最好的,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之后,再站在另外的角度,比如整个课程的角度,学术的角度,学员的角度,多方位感受,综合考评,给出最好的方案。
第一次站上这种讲台我觉得现在,我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多可能还是停留在自我中心,虽然知道自我中心是人类思维的三大陷阱之一,也知道应该要尽量避免,但是在实际行动时,还是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其中。所以知道不重要,做到才更重要。前提是一定要知道,所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盲区,承认自己的盲区很重要。
这次分享,结束以后,发现自己还是漏了一部分想要分享的内容,有些分享内容与薄老师的分享也有差距。我觉得更多的还是自己锻炼的比较少,而且跟导师的链接也欠缺,自己以为的和导师以为的有差异,自己没有主动跟导师沟通,这也与我跟权威之间的沟通障碍有关系。
我想,通过今天下午短短的分享,我找到了很多自己需要成长的部分,期待自己能够不断精进,不断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