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到》: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
在我们生活中肯定经常遇到下面的情况:
·上课时觉得都听懂了,也理解记忆了,等真正上手做练习的时候却发现不知从何开始,大脑一片茫然。
·报了很多课程,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东西,却发现自己反而什么都不会了。
为什么会有上述情况出现呢?为什么我们确实理解了知识却仍旧无法应用呢?从知道到做到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有一本书,给出了答案。《知道做到》是由三位作者共同完成,他们分别是肯·布兰佳、保罗·梅耶、迪克·卢赫。这本书从根本上剖析了知道与行动的差距,并且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让我们能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并真实的应用到生活中。
本书的关键核心是:从知道到做到最关键的是在重复,重复,再重复。很多人可能会想,重复能带来什么呢?有时候重复几百次也不见得能对我们的行动有什么帮助。
为了解决这个疑问,首先我们要剖析阻碍我们学以致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书中提出了三个关键因素:
1、信息超载: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在哪儿用什么途径我们都能获取到不同的新知识新信息。知识来得太过容易,反而会让我们更容易陷入不停获取新知识的陷阱。毕竟不断获取新知识带来的快感和趣味远胜于实践它。
2、消极过滤:我们的大脑在学习知识时会有一个消极过滤系统,用消极心态建立防御机制。比如说对所学的东西半信半疑,或者干脆就否认这个观点,这在无形中就削弱了我们学以致用的动力。
3、缺乏跟进:在我们学完一个新知识后,很少会去对其制定后续的跟进计划。比如说我们学到了复盘思维,知道复盘是有益的,于是决定从今天开始养成复盘的习惯,可是却没制定一个详细的复盘计划:每日复盘要写些什么,要从复盘中得到什么、时间怎么规划、用什么模版什么形式、用不用再周复盘月复盘等等。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很容易写两天就放弃了。最后当然也没能真正的学以致用。
知道了阻碍我们学以致用的关键因素,那么什么样的重复才能帮我们克服它们呢?答案是间隔性的重复。间隔性的重复是一种学习技巧,当我们使用这个技巧时,我们不只会在一个场合里接触到该知识和信息,我们在隔段时间后就会重复的再次接触到这些信息,一直到沉淀下来为止。
可能大家背单词的时候也听过一种说法,叫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大脑的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所以我们在背单词的时候会在一定的间隔时间中对所学单词进行复习记忆,直到真正掌握为止。学习新的知识也是这样。
那么除了间隔性的重复,应对这三个阻碍因素还有哪些方法呢?
1、精要主义: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使学了再多的东西我们的大脑也只能记忆住一点点。那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学那么多了?当然不是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避免大而浅的学习,更要关注少而精的学习。比如说学习时间管理,你可以抽出一段时间专门对它进行主题学习,而不是学着时间管理的同时还学着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看似学的多了,其实每一样都学的不深入。要让自己真正的去掌握一个知识点,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和创造力。
2、改变思维:消极思维会影响我们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而对此我们可以选择是改变自己的思维。为何不用积极的思维去思考呢?让自己的大脑从拒绝到吸收,从抗拒到倾听,从理解到应用。
书中提到一个概念,叫绿灯思维,即你不必等到所有绿灯亮起才开始行动。而我们更要从改变态度的角度,去让自己接纳新事物。强迫自己在出现惯性红灯思维之前,先提出绿灯思维和黄灯思维。
3、设计详细的跟进计划: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正向的支持,以及有效的反馈。计划越详细,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我们需要对这三个步骤进行间隔性的重复,不要害怕花时间,也不要嫌麻烦。要想学以致用,有些路径是必须要走的。希望大家在进行这些练习时能真正跨越知道与做到的鸿沟,实现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