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长朋友聊一聊

2019-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邵传红

家长朋友,今天以这种方式让您知道孩子近段的状态,其目的就是想让您了解这一学期孩子的收获。通过与孩子四个月的相处,我基本上已经熟悉了每个孩子的脾气个性。今天,有几个话题想与家长朋友聊一聊。

一、应该向孩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我个人认为,应该向孩子潜移默化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哪怕是一年级的孩子,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六年小学而言,一二年级很重要,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求学时间来说,小学无疑起着地基的作用。说实话,我既是老师,也是家长,孩子的身上有我们的梦想和希望。年轻时我们没有实现的理想,都想让孩子替我们去完成,希望孩子以后过比我们强许多的生活。这种想法尽管不被看好,但,我们静心想一想,它是不是或强或若地存在我们的心里?其实,我们能陪伴孩子的仅仅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他的整个人生。所以,没有什么比教给孩子独立生活的本领更重要的事了。

或许您一直相信教育改革后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我也相信,但素质教育和要考高分并不冲突。以我们成年人的经历和阅历来说,我们认识的有素质,有涵养,举止文明,谈吐优雅的人,有几个不是学生时代的佼佼者?或许有人会说,谁谁谁,上学时都是考几分,现在也没有耽误人家挣大钱。可是,我认为一个人挣钱的能力和他的学历是不成正比的。八旬科学家屠哟哟,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研究青蒿素。她年轻时知道她的人很少,获诺贝尔奖后,她的名字才被诸多人记住,并且世界性质的奖项,奖金可能不及一个影视演员拍一部戏的酬劳,但这二者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一样吗?

再说,国家给了我们素质教育的旗帜,却没有给我们往前冲的方向,我们都在空摇旗空呐喊。而分数会在某一关键时刻凸显出它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中考,比如高考。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尽管小学阶段的分数没有多重要,但让孩子有分数意识是不为过的。要让孩子从小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学给老师和家长的。

二、发现并发掘孩子身上蕴藏的可能性

我一直相信,同年龄的孩子是有差异的,或先天,或后天。我一直对学生(以前的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尽你最大的能力学就行了。我从不要求一个能考六十分的学生去考九十多分,这对他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我却极不愿看到一个能考九十多分,因自己的懒惰而考六十分的学生,这是很让人痛心的。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心愿。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智慧和潜能。比如,有的孩子读课文声情并茂,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出人意料,有的孩子书写端庄大气,有的孩子为人热情真诚……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财富,我们要善于利用孩子自身的优势鼓励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原来也很棒,让他本身的光环成为他自信的资本和前进的动力。

每天放学接孩子时 ,不少家长向我打听孩子的状况,不止一个家长说:“我家孩子比较笨”,我总是告诉他,不要这样说孩子,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这样说。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最怕的是被定义。如果他被定义很优秀,他就会努力朝着优秀发展,如果他被定义很笨,他就会笨给你看。

三、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关注是最好的爱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多么有温度的一句话,同样有温度的还有这句:关注是最好的爱。古有“父母在,不远游”的金句,如今,我觉得“孩儿尚小,不远行”。由于现在的社会形势所致,不少父母不得不远离家乡去谋一份职业,还有的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所谓的好学校。于是,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有的被安排给爷爷奶奶照顾,有的被托管给陌生人(全托园)。当我们把孩子交给别人的那一刻,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六岁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我上师范时已经十几岁,在学校时,我最喜欢的日子是星期三,因为觉得过了这一天,我回家的日子就近了。而每个星期天中午的饭,我总是吃不香,尽管是母亲特别意做的美餐,我吃得还是无滋无味,困为吃过午饭一会儿我就该返校了。我总是无限依恋绕膝于父母的日子,不是吃美食,而是那种生活在父母目光中的温暖。

我曾经读过一个故事:一个在上海打拼的男子,母亲不远千里来看他。他有好多理由不能和母亲一起进餐,要么是加班,要么是和哥们聚会。有一天晚上,母亲对他说:“明天我就要回老家了,你忙,不用管我,我自己会买票。”第二天中午,男子想到下午母亲就要走了,无论如何都得陪她吃顿饭。当他走到家门口,还没有掏出钥匙,门“啪”地一声被母亲从里边推开了。他边进门边责备母怎么能随意开门。母亲说:“听到上楼的脚步声,我就知道是你回来了。”男子一愣,他这才想起,为什么母亲在的这段时间,有时自己刚掏出钥匙,母亲就打开了门,即使是自己开锁进屋,也总是能看到正往门口赶的母亲。原来母亲每天都在盼他回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自从母亲来了以后,没有陪母亲吃过几顿饭,上海这么有魅力的城市,也没有陪母亲逛逛,想到这,七尺男儿躲在卫生间压抑着情感默默流泪。再出来时,他一再挽留母亲多住几天,他好机会陪陪她,但母亲以“你爸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为由,留下一个懊悔不已的儿子,如期返回。我在想:等我们老了想让孩子陪伴的心理,和现在孩子想让我们陪伴他们的心理是不是一样?那时,他们会不会也有各种理由拒绝与我们在一起?

时间是世间最公平的裁判,有时候,错过一点,会错过许多。

其实,父母陪伴孩子的日子非常有限,小学六年;初中住校,一两个星期见一次面;高中住校,一两个月见一次面;大学远飞,一两个学期见一次面;参加工作,或定居他乡,或就职异地,可能就是一两年见一次面。这样一算,是不是很吓人?但这就是事实。可是,如果小学我们就错过了彼此的相相依相偎,是不是更可惜?有一次,我外出学习,一个家庭教育专家说:如果有可能,给孩孑挑老师,而不是挑学校。我也如此认为,因为再好的学校都有不怎么样的老师,再差的学校都有优秀的老师。不是费劲巴力地把孩子送到你认为好的学校就万事大吉了(高中和大学除外),在每一个学段,孩子遇到一个好老师,才是他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之一。所以,小学时能把孩子留在身边是最好的安排。

除了陪伴,关注是更好的爱。如果孩子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你却忽视他的存在,是不是更没有道理?有些孩子交上来的作业一塌糊涂:字体潦草,书面脏乱,错误百出,老师实在崩溃,联系家长,家长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昨天我下班晚,没来得及检查;昨天他在爷爷奶奶家写作业;他在全托园写作业,我觉得不用检查……其实你抽十分钟的时间,就能帮孩子进步不少。

我刚送走的那个六年级,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她对我说过,她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没有一次不完成作业。她妈妈对我说,从没有看过她写作业。如今,她在中学仍是班里的第一名。如果我们的孩子也这样让人放心,何不放手让她自己去成长?但,如果孩子还不具备这种“独立去闯”的能力,我们是不是应该帮他一把?

一个优秀的孩子,老师的功劳很小,主要来自家庭的熏陶,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孩子背后必有优秀的父母。

四、一个人的成长史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不知道家长朋友有没有梳理过自己的成长史,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被分层的过程。最明显的感觉应该是从高中开始(或者更早)高中有一中,二中,六中,其他;高中毕业后有大专,普通,985,211。每一次被分层,都预示着一个人有不同的朋友圈,尔后就是不同的人脉资源。上学时的被分层,就是一个人以后的生活档次的分层。我是谁很重要,我和谁在一起也很重要。

总之,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秀的理由和资本,如果他有外援力量,岂不是锦上添花?一个成年人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事业上,更体现在他有比自己更优秀的儿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