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记——盖时当气清景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796/7b190f3bfde69567.jpg)
此年清明寒食,去的是母亲的故乡。祭奠先祖,回乡遇景。单算这两物,便足抵去这一路疲累。(文中多图,哦,不,是图中添字)
一.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每次扫墓,我们都是浩荡人马。为祭奠外公。
外公很了不起。长辈们常这样说,那因病逝去的父亲。和如今很多农民一般,外公常年在外打拼,几月归次家。可放在那时,能有外公这般本领的人却不多。
他善磨豆腐,卖过早点,骑过麻木(三轮车)。仅且凭此,外公养活了六个孩子。而且,个个读书,未让一个挨饿受冻。外婆在家农种,旦未做过甚麽苦活。后来,他们安家了武汉。如今我出生的地方。几个儿女皆都长大,外公也不必再为生计,起早贪黑 ,日不作歇。
好景不长。外公被查出癌症,晚期。那时他岁至六十,两个女儿还未成家,独子老幺还在读书。
外公去世在乡下,带着他修葺老房子的心愿。在他残年里,外公执意返乡修缮老屋。最终,也将生命,留在了这里。留在了,他与外婆生活了三十余年,将六个孩子抚养成人的红门瓦房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796/19b813742934a658.jpg)
老屋中,有很多的故事,趣的、苦的、寻常的。长辈们在这乡间故里的回忆,许是说个三天三夜,也难道尽。
外公的墓地,隐于小路拐角处,在离老屋几百里的地方。坟很高,四周草木环绕。墓前灰迹未尽,能看得出不久前,已有人祭拜过。
外公的碑文上,阳上人的名姓满载。彼时墓前,亦是子女皆肃,孙儿后辈,同般不敢怠慢。
纸钱烧毕,酒洒坟头。又谈外公旧事,皆是洒泪,磕首三拜。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无论时隔几何,每年此日,扫墓祭祖。风雨无阻,畏之敬之。这便是清明节,延续至今,仍未改弃的因果罢。
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上山的路曲曲折折。泥路狭窄,鞋上沾露,且是真真踩在半土半草中。
偶有野花娇柔,独开三两,两道苍树翠绿,直天横生。尽是偶然天成,自然所赐。
山野中的美,不沾世俗,又朴素寻常。每处景色,因不修边幅,任意滋长,而自成一色。且是如今难得的奢侈。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796/0408245b742325b6.jpg)
这里的天,蓝得不像话。它色难见,尽是碧空,如洗一般。
乡野的夜,亦是稀奇。四周是山,沉降而去,只得见依稀轮廓。顶上,弯月似勾。月旁,尽是亮星,点在幕色里。
故有“月明星稀”,但我尽觉得,这月那番通透,这星,又满缀了尽。
哪能称合那词中道理。
后来才明白,是我久在城市,习惯了有月无星的天。故是见得五六繁星,都觉此乃夜中盛况,数不胜数。且叹,那“月明星稀”,恐是永远难懂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796/07ead17f2060809f.jpg)
扫墓那日,六点未过半,便出了旅舍小楼。
这里早时,雾气极重。但同那令人深恶痛绝的雾霾,是截然不同的。
山间的雾轻盈缭绕。至眼前,汇成了细珠,雾成了雨,绵绵而飘。却未落面,亦不浸地。
此处早点,馒头是一特色。我尝了一南瓜馒头,先蒸后煎。故是一面麦黄圆润,一面焦色着艳。入口,绵软着脆,百般滋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796/d87c190df8261c4e.jpg)
清晨的集市,已是人头攒动。
此处的菜,都是自家农种自产肉。亦是土猪肉,蛋亦是土鸡蛋。青菜叶上虫眼豆大,既无农药添加,更无激素催生。
母亲平日常常念起,人来了此,自是难舍难分。入了其中,一双眼瞪得豆大,似见了金子般。又是步调缓慢,且是生怕,自己漏了甚麽好物,未收囊中。每回来,都会买上几大袋,占尽了后车厢的位置,也觉不够。
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796/10f02d3562100ceb.jpg)
四月份的春,景色难尽。又逢乡野,处处生息,不矫饰,无刻意。这般之景,才能说此春的故事罢。又应了二冬那句。上来一趟,才算是未错过一个季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796/3371f854e298b398.jpg)
破屋老旧,亦无人烟。旦留老树遮半,不至孤落。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796/812a797244e88cd8.jpg)
一旁,此间房屋正在重建。
村中,不乏整修一新的房子。有的保留大貌,个别,却尽改了原时旧态。我尚不敢让它们入景,亦怕去细瞧。即连称呼,我也需使得小心翼翼。只怪它们长得太似平房,与周遭的一切,都不相符。
面之,直生恍惚,此刻并非身临乡野。反是又入了城。平房四处尽是挖土机、施工队,灰尘漫天,嘈杂刺耳。不待多时,这里便会揭为平地。摇身一变,升为了天价高楼。
再不谈这煞了风景,格格不入。只求,下回来时,这些瓦房,还是旧态,还是老屋。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796/045fe147d5b9a85d.jpg)
门前这棵树,不知会不会结出果实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796/df3949b7faa9fdd8.jpg)
这是一户四合院,占地百余亩。很是敬畏。总觉门开时,会有公子倚马而出;深闺内,有女子梳弄装扮,描鸾绣凤。
若能有朝,不必行路匆匆,亦不必作回返程。能同陶渊明一般,田园作诗,如诗所诉,山水闲日。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在南野际开垦荒地,归耕田园。方圆有十余亩地,可搭茅屋草舍。环山绕水,榆柳树荫,桃李列满院前,争春结果。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袅袅炊烟绕。深巷内里有狗吠数声,桑树顶上有雄鸡啼唤。庭院内无那尘杂干扰,静室里尽是安适悠闲。
来日,归返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