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想法

喜欢她,你就老了

2020-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海底浪花

                喜欢她,你就老了

说起秦腔,第一个让我走近她的应该是母亲。

小时候,我对秦腔的认识,来源于母亲给我讲的秦腔中的故事。她年轻的时候,曾经是村里自乐班中的配角,一逢红白喜事,便跟着唱戏赚几两碎银。

我清晰地记得那个年代,每逢过年的时候,经济情况较好的村里就会唱大戏,方圆几十里的人便会蜂拥而至,走亲戚,看大戏,热闹至极,是我终生难以忘怀的。尽管,母亲曾经给我许多次讲过《杀狗劝妻》《三滴血》《窦娥冤》《铡美案》《赵氏孤儿》等中的故事,那时那刻听的时候,我是如此地入迷,好像进入戏中的情节,脑海里想象着包公、陈世美、窦娥、程婴的样子 ,觉得秦腔好玩极了。

然而,当大人们带着年幼的我们到戏场看戏的时候,我们却听不清戏台上那些演员们咿咿呀呀的唱腔。偶尔,也会对台上的耍枪弄鬼的表演产生兴致,嚷着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膀上,投入那么一会儿。如若开始唱戏,或者那些被老人们赞不绝口的旦角出来,我又一骨碌地挣脱父亲的束缚,往戏台后面看去了。

戏台后恐怕是所有看秦腔经历的人童年最感兴趣的地方。那时候,只要看大戏,开演前,戏台前总是围着一群小伙伴,他们张着好奇的眼睛,吃着一毛钱一包的瓜子,想象着大幕后面的情景,你推我搡,好不热闹。

胆大的,也会趁着工作人员没有来,跑上台去,耍几个快动作,又迅速下来,脸上的那份自豪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戏台后,也是门庭若市,孩子们悄悄地躲过工作人员的监督,偷偷地从幕布的缝隙里想要寻找他们心中好奇的答案。原来是演员们在化妆,还有的在练习唱腔,有的在练习武打动作。当然,男孩子最好奇的其实是那些道具了,大胡子,棍棒枪之类的,也会端详演员们化妆的过程,许多时候没有耐心又奔去戏场寻找热闹去了。

后来,家家户户有了电视,陕西台有个秦腔节目,名为《乱弹》。我总是想不通为什么会取这样的名字,后来长大后才知道秦腔又名乱弹,主奏乐器为板胡,以粗犷豪放为特点,流行于西北。大人们总喜欢看这个节目,我却一点兴趣也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秦腔慢慢地由盛转衰,无论是农村过会还是城里的物资交流大会唱戏,戏台前观看的人比起二十多年前已经很少了,而且大多数五十岁以上的人,年轻人很少光顾这里。

    因为他们的娱乐方式多元化了,丰富多彩,选择面很广。而在那个物质文化相对贫乏的年代,秦腔无疑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所以我常常在想,秦腔会不会在许多年以后慢慢地消失于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就如记忆中的故乡变得越来越模糊,直到再也记不起来。

至少我的担心是有依据的,我的儿子已经完全不懂秦腔了,因为没有人给他们讲其中的故事,也没有人影响他们去认识秦腔。他们处在人工智能的时代,秦腔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情感上讲,他们都距离这种传统的戏剧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那是时代的原因,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忽然莫名其妙地喜欢听秦腔了,有人说那说明你在变老。我听后,越想越有道理,以前年轻的时候从来对秦腔不感兴趣,现在一听到秦腔,竟然心里有种陶渊明笔下所写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悠然自得的感觉,那秦腔的味道让我在忙忙碌碌的奔波中忽然有种回家的感觉,心里也不由得喜滋滋的。如若再闭上眼睛,那真叫一种享受啊!

可是  ,这时,我又不免悲哀起来,因为我老了,喜欢上了秦腔。

我真的老了吗!

前几天,县城里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开始了,我和妻子闲步到戏场,竟然驻足观赏了一个多小时。那晚唱的是《窦娥冤》,我竟然被台上的表演感染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聚精会神地看秦腔,原来秦腔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或许,那莫名的喜欢里有着浓浓的乡音的味道,有着割舍不了的童年的情愫。

      秦腔,也许永远走不出我人生的记忆,亦如故乡,遥远而熟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