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家

半个月亮爬上来

2022-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杯老酒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一直平静的云南边疆,由于对方一再挑衅,在他们的国内,大肆驱赶我华侨,在边境,时常炮击我边境村庄,杀害无辜村民。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方最终被迫反击。当时的青年军人阿才,入伍不到一年,就赶上这场自卫反击战。这个来自贵州山区的阿才,本来在家做生意,已经有了每个月二三百元的收入。他不顾恋人,一个青年女教师的坚决反对,决意参军。女教师眼看劝不住,毅然决然的和他断绝恋爱关系。尽管如此,阿才依然义无反顾。他看一眼那个女教师的绝交信:“亲爱的大兵,你吃你的军营饭,我端我的发财碗。Good by(再见)”。阿才明明想给她回复英国诗人乔廋先生的一句名言:“守财奴是决不能取得人生真正乐趣的。”但是他一想,何必与她纠缠。阿才只给她回复一个大大的句号。

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阿才所在的部队,如期开拔到云南麻栗坡境内的老山脚下。一切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经过短期训练,部队很快进入前沿阵地,进行防御作战。耳边每时每刻振聋发聩的炮弹爆炸声,让这些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军人,瞬间血脉贲张。尤其是夜晚,到处皆是火光冲天的轰鸣。这样的环境,最容易产生英雄。特别是青年军人,哪一个不是怀揣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当热血遇见烈火,可想而知,那就是随时都可以视死如归。

在一次拨点作战中,我军为了扫清向前推进的障碍,决定首先收复一个无名高地。阿才一开始并没有被选中担任先遣侦查员。毕竟他还算是一个新兵。况且家中的老父亲常年有病,本来交给哥哥打理的生意,一次外出山外拿货,哥哥一不小心坠下悬崖。幸好还有12岁的妹妹和母亲在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庭。但是,在与敌人首次短兵相接中,狡猾的敌人,依靠雨季路滑(其实深山老林,哪里能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道路?)他们凭借常年与深山打交道的优势,谙熟亚热带雨林气候的适应能力,穿行于茂密的深山老林时,特别机动灵活。更何况八九月份,正是云南边境雨季最为频繁的季节。往往是十天半月遇不见一次晴天。山林深处,每天都是云雾缭绕,能见度只有几米远。“潜伏”,是双方惯用的手段。一旦彼此遇见,哪个反应快,哪个就有生存的胜算。

在山区长大的阿才,经过一再争取,终于在战斗最为紧要的关头,直奔一线作战。偏偏在这个时候,阿才所在的连队,收到了来自阿才家里的电报:“父亲病故。”“怎么办?要不要把阿才撤换下来?”连队指挥部决定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阿才。“撤下来?那我不就是逃兵吗?我宁可死在前线,也绝对不当孬种!”阿才擦干眼泪,很快投入战斗。傍晚时分,小分队全体成员悄悄出发了。阿才凭借他的机智灵活和对于穿越山区的体能优势,一直潜行在小分队的最前头。就在他和五个小分队成员渐渐接近敌人的前沿阵地,他们还是被敌人的暗哨发现了。短兵相接,来不及抱起冲锋枪,双方迅疾血刃在一起。一场无声的厮杀,敌人大约有七八个,他们仗义人多,一起扑过来。本来就是1.85米身高的阿才,和来自山东乐陵的班长王朗,也是1.82米身高,很快各自干掉一个敌人。其余的战友,也都在与敌人的纠缠搏斗着。眼看战士张坤被敌人摁在身底,阿才一个转身,左手掐住敌人,右手中的匕首同时插入敌人的肋骨中。就在他们干掉这几个敌人的同时,不远处的敌人援兵,又来了十多个。阿才和战友们,立刻潜入一片森林里。

战斗同时打响。天空淋淋漓漓的雨水,以及陌生的山林,双方阵地上,一阵阵密集的炮火,早已让阿才和他的战友们辨不清方向。天渐渐黑下来,他们也不敢讲话,只是凭借之前,每个人臂膀上系的白布带辨认。大约两个多小时后,阿才和他的战友们,在密林里遇见一处山洞,他们就赶紧钻进山洞里。然而,他们还来不及喘息,就被一群敌人盯上了,他们马上封锁这个洞口,并且一再向洞中投掷手榴弹。借着手榴弹爆炸的火光,阿才发现,远处还有一个出口。封锁洞口的敌人,一再向洞里叫喊着“诺松空叶(缴枪不杀)”。为了稳住敌人,阿才和几个战友一番耳语之后,就让其他战友趁着敌人还没有发现这个出口,赶紧逃出,不要去追赶大部队了,那样路上更不安全。说好了顺着来时的路,往北返回。留下他一个人不停的向着被敌人封锁的洞口射击,借此麻痹敌人。等到大家都安全离开,他再伺机逃离。

那四个战友小心翼翼的从出口处陆续爬出来,静静观察一会,确认周边没有敌人,就一路摸索着,向着祖国的方向,一边潜伏,一边前进。阿才看到战友们陆续突围成功,他也打算赶紧逃离这个山洞。再说他的子弹也打光了。正当他摸索着接近出口时,出口处不远的地方,一阵密集的枪声,肯定是战友们被敌人发现了。他迅疾接近出口,确认敌人正在和战友们交火,他趁机逃出山洞。

由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加上四个战友也没有子弹了,大约十多分钟,四个战友都牺牲了。一阵阵钻心的疼痛,泪水一再模糊阿才的视线,抬头看看天空,此刻的雨也渐渐停止了,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战友报仇雪恨。他下意识的摸摸自己捆绑在裤腿上的匕首。正当敌人一阵呜哩哇啦的狂欢,庆祝它们的胜利,阿才摸到一个敌人的身后,双手一下子扯住敌人的双腿,被拖下山坡的敌人,还来不及呼喊,阿才随即用左手捂住敌人的嘴巴,右手连捅几刀,结束敌人的性命。等到其中一个敌人发现阿才的时候,又一个敌人被阿才摁住,很快就被他捅死。“突突突!”一排子弹射穿了阿才的右腿,很明显,敌人想抓活的。

三个敌人扑向阿才,两个敌人摁住阿才的双手,一个敌人压在阿才的身上。被俘的阿才,怒目对视敌人,一番激烈的反抗,无奈自己身负重伤,终究难以挣脱敌人的魔掌。这一次敌人不敢大意,三个敌人用绳子捆绑住阿才的双臂,其它敌人警惕的搜寻周围,生怕再次冒出一个解放军。

不知道这个时辰是晚上几点,此刻的阿才依然不甘心就这样被俘。抬头看天,恰好有半个月亮爬上来。他的身后,到处皆是火光冲天,炮声隆隆。遥望北方的祖国,他从半个月亮里,看到了自己的家乡,母亲正佝偻着腰身,打着眼罩对着天空那半个月亮发呆。而躺在坟茔里的老父亲,一定会理解“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道理。想到死亡,在这一刻,就像一道佛光,瞬间照亮阿才的胸膛。他用眼前的余光,扫描到身后的几个敌人正在商量着什么。他在目测着自己距离悬崖的距离。突然之间,他强忍受伤的右腿,冲向悬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