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90后青春后时代

拿每天当重要节日来过,这才是我喜欢的婚后生活

2018-03-14  本文已影响4人  但但的小江湖

每一场仪式

都可能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与理解

重新审视过去的得与失

拾起重新开始的勇气

这才是生活给予的最珍贵的礼物

                              ——但但

01

最近虎哥在视频通话里,一面吐槽我情人节、女生节、妇女节等洋节、中国节,每个节日都不许落下,感觉天天都在过节,到底烦不烦?

我想,我就是他嘴里所说的,每天都必须过的有仪式感吧。

前两天看到一个故事,一个朋友某天去花店给朋友选礼物,选花途中,来了一个中年大叔,很娴熟的对店员说:“给我包束花,还是给我老婆的”。

一向喜欢钻字眼的她,对这个“还是”很感兴趣,于是忍不住八卦地问大叔:“你经常给老婆送花吗?”

他回头看了朋友一眼,“小妹,别瞎问,一般女孩问完都会跟男朋友找麻烦的”。

一听他这口气,朋友更来劲了,“难道你每天都送?”

“每天送会死人的”,大叔立马回答。

“那……是按月送吗?”

“对,每月送一次。”

“那你坚持多久了?”

“我闺女现在已经九岁了。从我们结婚起到现在吧,你算算。”

“那每个月什么时候送呢?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每个月的同一天,”他顿了顿,“我们认识的那天。”

故事听到这里,确实有些过于电视剧化了。

一个中等个子、熊猫眼、啤酒肚身材的中年大叔,居然浪漫的在一个极不起眼、不足十平米的小花店,每个月的同一天,给妻子买花。

朋友再问他,这花是送到单位吗?是希望所有人都看到吗?

大叔回答,“不是,就自己家里放着,没别人”。

“那她对花的种类和数量有什么要求吗?”

“没有要求,一盆也行,一束也行,有时候一支也行。记得就行。”

是的,记得就行,这就是生活的仪式感,不一定要告诉所有人,只要自己喜欢就行。

也许那个妻子,是想提醒她的丈夫和自己,每个月的那一天,是他们相识的日子。

也许婚后十余年的生活,曾经的耳边情话早已变成了柴米油盐、生活琐碎,可是这样的仪式感,让他们对婚姻生活更生敬畏,在浪漫的仪式里,忘掉生活的烦恼。

02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仪式感未免过于形式化。

其实,仪式感并没有那么复杂,生活里随处可见。

与朋友聚餐时的自拍,给家里换上一套精致的餐盘,清晨给孩子准备一顿早餐,与家人约定某年某月的一次旅行,这都是生活的仪式。

还记得拍毕业照那天,我与三个闺蜜,特地提前一周去离学校很远的租赁服装铺子里,精挑细选了几套统一的民国服、旗袍、古装。

拍照的前一天,还小心翼翼的洗了洗。

那天,除了学士服外,在同学的帮助下,我们拍了几张合影,还有几百张走拍,并且全部打印了出来。

到了毕业离校那天,我们四个,去学校对面的川菜馆,吃了一顿散伙饭。

那天,我们说说笑笑,那天我们嘱咐彼此,一定要常联系,不要忘了这段友情。

那天的饭桌上,说的句句字字,尽管毕业几年后,我依然记忆犹新。

也许毕业后,我们会有新的朋友、新的烦恼,会遇到不一样的人和事。

可是毕业那天,我们郑重的与过去稚嫩的学习生活挥手告别,与最熟悉的朋友说声珍重。

多年后,我们还记得大学里、自习室里、宿舍里,我们曾经对着相机说着彼此的笑话,那段心酸又珍贵的大学生活。

03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她与男朋友从高中毕业后,就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异地恋。

那四年里,他们就像从未分开,从未错过彼此的生活。

每年的生日,他们都在各自生活的城市里。她在电脑前吹蜡烛、许愿,他在视频的另一头,陪他唱生日歌,听她说着每天发生的趣事。

也许城市的距离将他们分开,可是生活的仪式感并没有。

他们重视每一个节日,他们重视每天睡前的视频通话,他们都有一颗热爱彼此又有趣的灵魂。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高中同学。那时候她与谈了多年的男友分了手。

分手那天,我问她,你还想继续挽留吗?

她忍着眼泪摇摇头。

那天,我们翘课去教学楼后的空地淋雨,那天我们在雨里哭着唱分手快乐,我们去网吧包夜。

可是第二天,我们又对生活、对爱情,浑身都充满了能量。

我想,如果不与悲伤的恋情来一次洒脱的告别,又怎会有更大的勇气说服自己拥抱明天。

高级的仪式感,不只是记得每一个开心的日子,还有对痛苦生活的洒脱。

04

如在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的书里,65岁的退休职员哈罗德,为了鼓励遭遇癌症折磨的老同事奎妮活下去,从他所居住的哈姆斯南部一直走到了位于英国东北的贝里克郡。

哈罗德让奎妮一定要活着等待他的到来,他徒步跨越了整个英格兰,历经87天。

在英格兰风景如画的广袤土地上,哈罗德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进。

历经千山万水,哈罗德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走到了奎妮所在的疗养院。

哈罗德不仅见到了奎妮,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行走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的人,听着他们的故事,同时梳理了自己平凡却并不幸福的一生,最终完成了一场伟大的自我救赎。

儿子的自杀,妻子的疏远,对老友的愧疚,这二十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这位老人。可是这时,一场横跨英格兰的徒步,改变了他的心态和人生。

哈罗德这87天的徒步行走,又何尝不是一场仪式呢?

哈罗德借助于这场仪式,从眼下令人窒息的沉闷生活中跳脱出来,站在另外一个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生,直面自己的痛苦和曾经的过失,最终与生活达成了和解。

每一场仪式,都可能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与理解,重新审视过去的得与失,拾起重新开始的勇气,这才是生活给予的最珍贵的礼物。

05

每一年的3月,我都会买回一个漂亮的本子,认真的写上去年的总结与新年的计划。

每一个节日,我都尽量的组织一次家庭聚餐,并且会在朋友圈里认真的花上一小会儿忙碌的时间,纪录下那天的所思所想。

当然,有对孩子与父母的期许,有对自己的总结与交代。

也许不是我看重每一个节日,而是我看重每一天,如每天清晨,喝上一杯温水,大声背上一会儿单词,也许还想再睡一会儿,可是那个小动作,却提醒了我要珍惜每一个宝贵的清晨,要继续保持一颗自律的决心。

而每天睡前,即使再困,我也会拿出手机记账软件,记下我一天的消费,以及每一笔消费带给我得快感。

也许这一天很普通,可是当我们拿每一天都当重要节日来过时,发现生活,可不止钱财工作的琐碎。

-THE END-

——最大的赞赏,是转发和分享——

PS:各位小仙女们~~~

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但但的小江湖

将文章转发至朋友圈

截屏发至后台,将有机会抽送大红包一枚啦

*作者:但但 I 一个不一样的90后宝妈,自媒体编辑。笔下虽不够细腻,但愿有一句话,能带给你力量。微博:@但但的小江湖 公众号:但但的小江湖(dandandexiaojianghu)。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这是一个感性到扎心的原创公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