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雪煮《道德经》一 道

2022-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紫色茉莉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什么是道?

记得初读《道德经》时,看到第一句话,头脑里便出现日常行走的大道。可往下读,才知道自己狭隘了。老子要说的“道”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存在于这个世间的道。

老子说,虽然道可以表述,但事实上,所有对道的解释,又都不是我们所说的道。

这和佛家对“空性”的解释非常相似。佛陀也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说它可以表述,其实还是解释不了。因为,它不是概念的东西,概念是人为的,而道是无为的、本有的、本来的。

名,名是各种事物的名相、概念、名称。它似乎可以表述,但也解释不出来,仍然不是本来的那个东西。那本来的东西是什么?是东西本身,而我们却又给了东西各种不同的名称、概念。所以是它也不是它。

所有的名都在变化,都不是本有、固定的,也不会永恒。所以,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

雪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米生虫。于是,突然悟了那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以前大学时读《道德经》,感觉很生涩,与现实似乎没有关联,读得吃力。译者总是用非常玄乎、生僻的字词来表述,久而久之,便产生了畏惧。

当雪师举了米生虫的例子,才突然悟了,其实“道”就在我们身边。与生活,与这个现实世界息息相关。

道是宇宙的原创力,它无处不在,随时都能感受得到。它也有规律性,是一种本体的存在。比如大自然对万事万物的包容、接纳。无论是凶猛的兽类,还是看似柔弱的花草,一并接纳,没有分别对待。就像母亲深厚、温暖的怀抱。她带着微笑,包容、接纳着自己的子女,既使他是残疾,也一样无分别地爱他。

读到这里,忽然悟了“厚德载物”的意义。这里可以理解为爱吗?我认为应该可以。只有爱,才无分别心。当然,应该是大爱,而不是情情我我的小爱。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它没有固定的形式,一直在变化,天地万物便是这样。它们不断聚合、离散、重组,形成新的存在。这让人联想到天空中的云彩。它们总是不断变化,多姿多彩,美仑美央。这个世界不也因为不断变幻,才显得精彩吗?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前者重智慧,在无为状态中安住其妙。只有在不断变幻下,才能发现智慧,智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常有”是妄念纷扰的状态。回想现实,经常被各种莫名的念头打扰,没法专注于当下。比如正在工作,忽然想起要给一个同事回复信息。于是停下工作,打电话或发信息回复。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点结:本章以“道”为始,描述了道的可言和不可言性。它可说又不可说;它肉眼看不见,但又真实存在;它总是藏在万事万物之中;它有着自己的规律,遵循它,才能生万物,兴盛衰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