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想法随笔散文

“说曹操、曹操到”的后半句才是经典

2024-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佛晓星辉
网图侵删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恐怕已经被世人用烂了,每当几个人聊天,正聊到某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当真地出现在眼前,常常给人带来惊喜。这时必有一人或几人脱口而出的话就是这句“说曹操、曹操到”,当然,这句话用在这里确实再准确不过。

那么这句话的典故是什么样的?它的下半句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说后半句才是经典?我们慢慢道来。

“说曹操、曹操到”的由来

说到曹操,就说到三国,说到历史。在三国众多的人物当中,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英雄、奸雄、奸贼说的都是他。

如何读历史,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无非是三种读法:一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二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三是站在个人立场上看历史。

我们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名人,只能就事论事。毕竟“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只给我们留下一些模糊的印象。“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那叫天下大乱,汉献帝既无兵权也无实力,只能四处逃亡,惶惶不可终日。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上说当时董卓霍乱朝纲,被吕布刺杀身亡后,董卓麾下的西凉兵部将李傕自命大司马,郭汜为大将军。但好景不长,二人就开始火拼,反目成仇。其中一人抓了朝中大臣,一人抓了献帝,互不相让。最后张济前来讲和,他们便放了献帝和被抓的朝中大臣。

献帝在杨奉、董承等人的保护下,一路从长安逃往洛阳,李傕和郭汜又后悔放了皇帝,立即派兵捉拿。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太尉杨彪向汉献帝推荐曹操,说他能保护皇上的安全,能辅佐汉室。

正当汉献帝派信使去向曹操求援之时,曹操刚好就率领大军前来救下了汉献帝,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这就是“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的由来。

是不是有点像及时雨宋江啊。

“说曹操、曹操到”的后半句“当面错过,岂不好笑?”的由来

人们一般只知上半句,知道下半句的人不多,我也是几年前才看到这句话,当时也是感到非常惊奇。这说的是又一场战斗,

在《三国演义》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一章中,他为了能够报杀父之仇,就想打到徐州,带兵攻打陶谦,没想到以失败告终,但还是不死心,竟带着他们去濮阳攻打吕布。

吕布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时,他听从了张邈的建议,在营中设下了埋伏,引诱曹操上钩,最后把曹操打的那是落花流水,因此只能选择退兵。但吕布一路猛追!

曹操刚走没多远就正好碰见了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竟过。吕布从后拍马赶来,用戟敲打着曹操的头盔问道:“曹操何在?"曹操左手捂着脸,右手一指前方说道: “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曹操拨转马头,望东门而走。

因此,就流传下来:“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以此来讽刺吕布目不识珠,当面错过曹操,最后却反被曹操杀死了。不过,吕布居然连敌军主帅都没认出来,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后来毛宗岗在批注《三国演义》的这一段时,提笔写下了这一段话:“见了曹操,反问曹操,舍却曹操,别赶。曹操谚云: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而这也就是此句俗语下半句的由来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