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不好,未必以后不好

2020-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Amy_妈妈_

据说大多中国家长有一条分水岭:孩子上学前和上学后。

上学前,孩子蹒跚学步,你扶着他的小手不厌其烦地陪他在原地走了一遍又一遍,鼓励他不要怕,慢慢来。

那时的你不急,也不会焦虑,因为心中知道,孩子早晚都会走路。

所以面对他独自踏出的每一个小脚印,只有满心的欢喜和感动。

上学后,孩子读书写字,你握着他的小手怒火中烧:

这么简单的题怎么错了?这道做过的题怎么错了?作业错成这样,考试能不能考好?”

此时的你着急,深感失望挫败,教育孩子就像“牵着蜗牛散步”。

你催他、吼他、拉他,责备他,他也流着汗喘着粗气,却还是慢慢往前爬。

不是上学变笨了孩子,也不是成绩变坏了父母,而是在这个不是你追就是我赶的加速社会里,我们越来越等不及。

试图放慢步调的每一秒前,又总会因为焦虑而后悔,怕自己慢了一步,就晚了孩子一生。

可是每个人的天赋秉性是不同的,冯梦龙说:

人有早成,也有晚达。早成者未必成,晚达者未必不成。

林清玄小时候成绩很差,别说拔得头筹,60分都对他遥不可及。

他将试卷拿给爸爸看,爸爸没打没骂,反而哈哈大笑: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

他心想,坏了,因为爸爸是个农民,而他立志当作家。

为了自己的梦想,林清玄愈加发奋起来。

由于底子太差,第一年考大学没考上,第二年也没考上,他努力奋斗到第三年,终于考上了。

后来,他成了台湾著名的作家,回想起儿时父亲的笑声,突然明白了,父亲对他的教育就像种地。

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里种西瓜、哈密瓜,烂泥地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土地,熟成的时间也不同。

世界理应拥有四季,去做三四月的事,八九月份自有答案。

你看,此时的不好不代表以后的不好,慢下来也不是让你停下来。

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该来的,都会来。

孩子成绩要一点一点提高,人生路也要一步一步走。

家长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过早以一时结果定未来成败,只是荒废了一个人的四季。

请等等那个走得很慢的孩子,因为只要他不曾止步,就有希望,他走得慢一点,也请你站在他身边陪伴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