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第三章 终于见着活的榜样了!

2016-02-02  本文已影响74人  鼹鼠素素

对心理学研究燃起的热情虽稍纵即逝,对这个学科的认同感却与日俱增。这恐怕要归功于系里的一部分老师。

发展心理学最佳代言人
第一个想到是教发展心理学的老师。这是一位身材娇小、长相可人、笑容亲切的女老师,有一种天然的温柔。初次相见是在系里的开学典礼上,老师把儿子也带来了,那时候他应该刚上幼儿园。还没轮到老师介绍自己的时候,小朋友就不停地跑到讲台上做鬼脸,又跑下来。轮到她上台的时候,他更是跟着跑上去,围着老师转圈圈,摸着老师的衣角东拉拉西扯扯,好像还大喊了几句。刚巧老师介绍到发展心理学都对什么感兴趣,便拿自家孩子举例笑道:“比如说为什么这个年纪的孩子一点都不害臊呢?羞耻感是什么年龄开始发展出来的呢?”这么多年来,每当我向别人介绍发展心理学的时候,脑海中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浮现这个画面。
整整一学期的课上,在讲授很多皮亚杰老爷爷的经典实验和理论时,老师总是贡献出自家孩子做实验的录像。这些独一无二的教学素材,陪伴我们度过一节节轻松愉快的课。虽然小朋友老是不按常理出牌,这些研究过程很难完全重复,可是这些知识却都牢牢地锁在了我的记忆里。想要回忆什么概念的时候,只要让自己回想当时的情景,知识和解释就会自动浮现。

守恒实验教学示例

妈妈:(拿出两份相同数量的小圆珠,整整齐齐地摆成两排,两排圆珠的左右两端对齐,上下两颗圆珠也对齐)来看看,这两排珠子一样多吗?
儿子:(很认真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阵子)一样多。
妈妈:(把其中一排小圆珠之间的距离拉大,重新摆放)现在再看看,这两排珠子一样多吗?
儿子:不一样。
妈妈:不一样呀,哪一排比较多呢?
儿子:(毫不犹豫地用手指着距离被拉大的那一排圆珠,抬头,天真的眼神望着妈妈/镜头)这排。

(耶!皮亚杰万岁!我心里兴奋地喊着。)

妈妈:好。那我们再来玩个游戏。(拿出两块一样大的橡皮泥,揉成圆球)这两块橡皮泥一样大吗?
儿子:(点点头)嗯。
妈妈:(把两个橡皮泥球搓成两根差不多大的长条)这两根橡皮泥呢?一样大吗?
儿子:一样的。
妈妈:(将其中一根橡皮泥拉宽,长度保持不变,从长条状变成像长方形的样子)现在呢?你觉得哪个比较大?
儿子:(充满疑惑的眼睛在两块橡皮泥之间扫来扫去,最后手指向变宽了的那块)嗯,这个吧。

(视频看到这里,我几乎要为皮亚杰老爷爷的睿智和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欢呼起来!内心叮嘱自己别像没见过世面似的,耐着性子往下看。)

妈妈:(或许是灵机一动,将仍旧保持长条状的另一条橡皮泥继续拉长,最后呈现在小朋友面前的两块橡皮泥,一块细长、一块扁方)好,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块橡皮泥到底哪个更大呢?
儿子:(挠头思索一阵子后,无助地看向妈妈/镜头,再烦躁地看着眼前的橡皮泥,终于抓住它们开始胡乱捏揉、掐断)我不想玩了!这个游戏一点都不好玩!

(众人大笑。我把目光从大屏幕移到讲台上,老师笑得比我们还开心,脸上写满幸福。)

都说学生都喜欢自己擅长科目的老师。不过,我这门课最后写出来的论文分数却不高,这丝毫没能影响我对这位老师发自内心的喜爱。

精神病学活教材
虽说进入这个专业之前,并未对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抱有多么大的期待。但入学两年来,向身边亲朋好友提及自己学习心理学时,常被问到“压力大怎么舒缓”、“性格害羞怎么开导”等跟心理健康有关的问题时,也免不了希望快快武装自己,不至于在别人问到时歪着无知的大脑、怀着茫然的心情、报以神秘一笑。
就在我求贤若渴的时候,另一位女老师出现了。我们本该早些相遇,但因为她生孩子的缘故,相关课程延迟了一学期。
与发展心理学老师散发出来的慈爱与关切不同,这位老师一头清爽的短发,有一种犀利、机智的气质。她虽然身材不高大,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却有一种让整个教室自动肃静的气场。这种安静,不仅没能拉开我们跟她之间的距离,反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精神病学(psychiatry)”或“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专属的独特空间,仿佛在那三个小时里,我们从现实生活中进入了各类“精神疾病(mental disorder)”的世界。同时,这种安静也让我们更全神贯注地聆听她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富有洞见的知识分享。
在课堂上,老师常常一人分饰两角,为我们呈现她在医院工作期间的见闻,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那可是家常便饭。她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位位的“病人”、一个个零散的“症状”,而是通过展现医生与患者之间在医院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丰富了一条条冷冰冰的诊断标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从很多同行认为枯燥无聊的诊断手册中看到活生生的人,她功不可没。
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她的分享中,有傻乎乎、犯糊涂的医生,也有耍机灵、与医生斗智斗勇的患者。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大半夜疯狂敲打铁门不是为了逃跑、只是为了买米的患者;更不会忘记,那个匆忙赶来不是为了约束患者、只是为了看患者是否受伤、顺便玩起角色扮演的卖米的医生。这种从书本上看不到的温情和模糊边界,和不断修改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千万别自视过高,疯狂汲取专业知识、用专业标榜自己,只是让你更有安全感,并不代表你更接近真理。

喜欢归喜欢,欣赏归欣赏,但要较真地评判这两位老师对我日后一切际遇的影响力,还是没能超过大学过半后才出现的“活着”的榜样。
她到底是谁呢?这么重要的人物出场前,先来回顾一下属于我的“寻找榜样的故事”。

好苦恼,榜样的位置留给谁?
在我眼中,榜样这个词语其实很陌生。
倒不是因为我常常见不着这个词语,而是因为见得太频繁心中却没有对应的人选,感觉更疏远。
从孩提时期学习写作文开始,每每题目是“我的榜样”时,我总得绞尽脑汁。听说的名人故事不少,日常生活中遇见的优秀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也很多,但或许因为没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的闪光点,要称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位为“我的榜样”,确实感觉为难。但是每年总要交那么一两篇这样的命题作文,我就勉为其难地在他们之中随意挑选一个。选择某个人物的原因,有可能是刚刚看了有关他的书、有名言警句可供引用,或是这几天正在跟他一起玩,有共同经历可以描写。“我的榜样”频繁更换,直至小学毕业也没谁以压倒性优势稳坐“榜样”宝座。
心目中的榜样悬而未决,时间却不再允许我继续慢慢思考。小学毕业前夕,同学们纷纷买来同学录相互邀请对方填写。五颜六色、风格各异的同学录中,个人信息部分都有一栏赫然印着“我的榜样”四个字。妈呀!我心想,好不容易熬过了可以说谎的命题作为,却躲不过同学录上的这个问题,纪念册上我总不能不诚实吧。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自己的榜样,认真地回答同学录上的每一个问题。
要不先看看别的同学都写些什么吧。虽然翻开同学录免不了会看到别的同学都写了些什么,但要把上面所有的“榜样”看完,想想都有些良心不安。在“说谎”和“偷看”困境之间,我选择了后者。做贼心虚,十分钟的课间,我努力地用自己整个身子盖住同学录,营造出伏案书写的假象,小心翼翼地一页一页、一本一本地翻看同学们的榜样。最多的一类是课本上提到过的名人,比如周总理、白求恩、张海迪、海伦凯勒等等。也有同学提到当红港台明星和还珠格格里面的角色名字,偶尔有一些男生会提到体育明星。
该看的也看了,他们的榜样好像还是没能打动我,也没能帮我解决心中的困惑。如果随便写个名人,别人问起来对不上号、说不出合适的理由,辜负了自己长久以来引以为傲的坦诚品质;如果这一栏空白的话,同学们会不会误以为我觉得天下人无人能做我的榜样,认为我太自大了,抹杀了自己一直努力培养的谦虚品质。
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决定换个思路,告诉自己不要神化榜样这个词,只要我欣赏的、说得出一两桩事迹的、写出来之后没有感觉不舒服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忘记答案的就好。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突然灵光一现,写下了“爸爸妈妈”四个字。爸妈都是高中老师,虽然在教学上没有多么突出的成就,但对年幼的我来说,他们知识积累比我的老师丰富,为人比我的老师正直,眼界似乎也比我的老师高。而且,不管是我年幼时在家乡、还是在我小学后迫于生计南下,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兴趣依然保持不变:摄影、远足、观鸟、打乒乓球、骑自行车、阅读、写作、做好吃的、针砭时事……与同龄人相比,我自然觉得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并且有种的家庭氛围恬淡却有品味的自豪感,榜样是爸妈自然说得过去。
虽然说服了自己,找到了榜样,但还是隐隐担心同学认为我自视过高。或许答案太另类,我的榜样是自己爸妈这件事情竟然在班上传开了。意外的是,随之而来的并非对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奚落,而是感叹和羡慕。那些去过我家的同学,很兴奋地感觉自己沾了光,不断向其他同学炫耀他们与我爸妈之间的交流。我特别记得一位家境富裕、长相甜美的女同学在我同学录上写的一句话:“听说你的榜样是你爸妈,他们一定特别优秀吧!希望你以后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这句话真令人激动,毕竟家人也是自我的一部分啊。

或许是我太矫情了吧,虽然有惊无险、无愧于心地在同学录上如实填上了内心所想,可为自己寻找榜样的脚步仍未停止。

初中开始进入叛逆期,更难找到让自己百分百满意的人物了。曾喜欢过几个歌手,但热爱程度远不如忠心耿耿的粉丝。高中后,挑剔的眼光更上一层楼,每天对任课老师挑三拣四。前几年高中同学聚会,还有同学对我说:“我还记得你当时天天跟我们说英语老师的发音不准确……”暴风雨般喜怒无常的青春期呵。

榜样说来就来
上了大学的我早已寻找榜样的事情把抛到九霄云外,榜样却在不经意间出现了。
按照心理学专业的性别比例,还是一位女老师,出现在心理咨询课堂上。不知道别的同学怎么想,大三的我对这门课非常期待。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快要走出大学校门了还没有能力解答别人关于“心理医生是什么”“心理咨询有什么用”的提问,另一方面,这些问题确实也勾起了我的探索欲,一颗好奇的心嗷嗷待哺。
这位老师身材高挑,一头微卷的长发,长相颇有些异域风情。虽称不上漂亮,但眉宇之间透露的敏锐、淡然和大气,把我的目光给牢牢拴住了。
她是林孟平的弟子,人本主义气息扑面而来。我只知道她的老师好像很厉害,直到两年后开始用林老师的著作武装自己了,才真正明白她的弟子——第一位让我心悦诚服的榜样——在课堂上分享的那些咨询个案里真挚动人的情感流动。
很多对重新认识自我来说意义重大的事件,都在短短一学期的心理咨询课上发生了。我知道不能偏心地把一切变化都归功于老师,但偏心的我还是坚持美化着这段经历。写着人生第一个悲情童话故事,做着反思游戏,我无意间将一切不敢公诸于己的情绪,无知、无助、慌乱、丑陋、贪婪……真真切切地体味了一遍。每每这种时候,总感觉她睿智的眼神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跟着我的内心探险看到了我的软弱。可又不知道为什么,我明知山有虎,却能安心地偏向虎山行。
或许是因为老师掌握了罗杰斯思想的精髓吧,人性向善、会自然趋近对自己有利的发展方向,所以她在面对同学们内心最本能的反应时,以开放的心胸去聆听和接受。

1. 我是……
老师带给我们的见面礼,是玩一个填空游戏,完成20个“我是……”句子。
像比赛似的,我和同伴写得飞快:我是(名字),我是湖南人,我是广东人,我是学生,我是……转眼已填写过半,突然语塞。回看写好的十多句话,突然发现两件从没想过的事。
第一,原来“我来自哪里”这个问题对我这么重要,头两句描述自己的话就想要标榜自己复杂的产地。的确,小学三年级随父母从湖南搬到广东、初三再举家从广东西部搬到南部之后,在大学里每每被问到“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时,总做不到脱口而出。说自己是湖南人吧,在湖南生活的时候还小,除了自己生活的小城之外,对湖南别的地名、地理位置根本不熟悉,聊起高考备战时也只能微笑点头。最尴尬的是湖南老乡过年一起回家买火车票时,我只会特别扫大家兴地说,其实我家在广东。说自己是广东人吧,曾在两个城市生活过,搬到现居城市时年纪又实在太大了,跟来自同一城市的小伙伴几乎没有共同童年少年回忆,插不上话之余还总是心有戚戚焉,老感觉自己的根不在那儿、说自己是那里的人像是犯下了故意撒谎罪。这种不知道用什么来定义自己归属地的困惑,一旦谈及与“我”有关的问题时,不由自主就浮现了。
第二,前面写的十来个关于“我”的描述,竟然大部分都是外在的关系和身份,比如籍贯、所在地、社会角色等,甚少出现用内在的品质和特点。我突然觉得很悲哀,原来连自己都不充分了解自己,也会很自然地就会用外在的东西来定义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要求自己用性格特点来完成剩下的几个描述。好不容易完成,却又发现一个大问题:怎么那么没有特点呀!怎么用的那些形容词是个人都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啊?认真负责、善解人意、多愁善感、爱憎分明、看重公平、内向安静……感觉都是些常用的词语。只恨自己的性格词库不够大,难以把立体的自我呈现出来。后来才明白,只是因为对自己不够了解,才让自我描述沦为平庸。就这样,又一个定义自我的漏洞被觉察出来、却又无法快速解决,伴随着一次次认识新朋友时的自我介绍、准备简历时的自我评价、面试时的自我推销,直至现在。

2. 人生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
反省完了“我是谁”之后,又怎能缺少“人生五样”——一个烂大街的心理“游戏”,新手咨询师必备的个人成长团体活动。
简单来说,首先需要在白纸上列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五种东西,可以由带领者指定,也可以自由列出。接着再一个个删去,严格的话需要把自己亲手写下的东西一点不留地涂抹或毁灭掉。取舍的理由和最后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观察自己做出选择时的想法、感受、甚至是行为,从而反省自己的价值取向。
我与这个游戏的初次邂逅,内容由老师提供:健康、事业、亲情、友情、爱情。刚开始,老师还没提到要舍弃,贪心的我们在打打闹闹中花了不少时间重新定义这些词语。比如,健康肯定既包括身体又包括心理嘛,那么,事业除了职业成就外、还包括金钱和权力吗?自作聪明的我们听到后面的要求却傻了眼,定义拓得越宽,舍弃的时候身体被掏空、心痛的感觉更甚,何苦呢!
毕竟不是参加正式的成长团体,大家还是在嘻嘻哈哈中完成了这个“游戏”。如果没有在最后“窥探”身边同学的选择,我可能也不会对这次经历有深刻的记忆。
当我还剩下“健康”和“亲情”的时候,内心隐隐有个念头说别选了,反正是个游戏,不做完也没什么后果。于是,我在拖延中把头伸向了左右两边和前面的同学。左边的同学已经做完,拎着只剩健康二字的白纸,摇头晃脑。右边的同学跟我的选择一样,挠着头,看看我的选择,吐了吐舌头打趣道:“不是都说爱情友情到最后都是亲情嘛!”“你这是偷换概念!”我们相视而笑。
远远看去,前面的同学也剩两个。原来大家选择都差不多嘛,我心想。可是,等等!她写的是“友情”和“爱情”,跟我们都不一样!为什么呢?三双好奇的眼睛齐刷刷地看着她。她淡淡地说:“父母终将比我们先老去,我希望陪伴到人生最后关头的是同龄的朋友和爱人。下一个我打算去掉的是友情,能陪伴到最后的话,质量最重要,数量不必强求。
不确定她的这句话与我之后的选择是否有着必然联系。大三的寒假,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没有父母只有朋友、没有旅行社全靠自己的旅行。跟着轰隆隆的火车,从温暖如春的南方,去往冰天雪地的北国,这辈子第一次见识到了鹅毛大雪梨花雾凇冰封天池七彩冰雕茸茸雪乡睫毛结霜……并意外地体验到好几次濒死体验

3. 真诚与共情
自我体验过后,终于轮到技能学习了。让我这个朋友身边的“知心妹妹”来大展身手吧!谁知道老师抛出第一个问题后,已经捞起袖子摩拳擦掌的我偷偷地把袖卷放了下来、把双手缩了回去。

“今天我们来谈谈咨询中的真诚。如果一个长得很丑的人走进咨询室,你看她的第一眼,感觉真的很丑,心里一惊,眼睛看向别处。她问你:‘老师,大家都说我长得丑,你说我是不是真的长得很丑?’你要怎么回应?”乌黑清亮圆溜溜眼睛扫向在座的每一个人。
全班片刻寂静后,段子手男同学打破了僵局:“你不是长得丑,是长得很有特点。”顿时笑倒一片。
“这个问题对你很重要吗?”另一位同学急中生智。
“是啊。”老师回答道,静静地看着我们。
“每个人对美丑的定义都不一样,比如说……(此处省略艺术作品美丑论证一百字)……”勤恳敬业的女同学说。
“那老师,按照您的定义,您觉得我是不是真的长得很丑?”老师耐心听了一会儿后打断。
“其实呢,别人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自己。”好一碗救场的鸡汤。
“我也觉得自己长得挺丑的,为此挺自卑的,老师,我现在就想知道你怎么想。”执着的来访者。
“听起来,长相美丑对你来说很重要。能谈谈当别人评价你丑时,你都想些什么吗?心情怎么样?”终于来了个开放性问题!
“好的老师,待会儿我会跟你说。不过我想先知道你对我的长相真实的评价。”锲而不舍的来访者!
……(此处省略同学们与老师扮演的来访者大战若干回合)……
末了,老师幽幽地来了一句:“大家都忙着回答我的问题,有谁认真打量过我的长相吗?大家都想着不能伤害来访者脆弱的内心,却连问个问题都东躲西藏,怎么做到真诚呢?”
“您那么美,再怎么打量也不丑啊。”拍马屁的同学来了,却只有几声孤独的干笑飘荡在教室上空。
初级的共情至少还可以回收利用来访者用过的情绪词语,真诚这个原则听起来最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吧?”狡黠一笑。
全班沉思中,鸦雀无声。
雄心勃勃的我此刻在做什么呢?
一开始,我也笑得前仰后合。可是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不安、羞愧开始涌现。上面那么多充满智慧的答案,没有一个是出自我的口中。虽然还能跟上大家的节奏,内心却开始了另一番自我对话:

第一次跟来访者见面,来访者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我竟然一句话也想不到、说不出。就你这样,话都接不上,还想学习心理咨询?别以为高中的时候有朋友找你谈心事,就说明你善解人意了,说不定人家也找别人说悄悄话。这才是第一个练习呢,以后怎么办?说不出话也不要紧,你倒是思考啊。怎么你连思考好了、话到嘴边、只是没想好要不要说出来的感觉都没有……

无力和失落在心中盘旋许久,离开前留下一句话: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可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幸运的是,大三的我已经不是大一的我了,这次我没有被打败,反倒是更认真地努力,生出一丝使命感

现在想起她和有她课堂来,一切就好像昨天才发生,好像跟她特别亲切、特别熟络。
而现实是,大三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保研路遇猛虎时,考研依靠回忆她的音容笑貌来坚定决心时,终于开始学习临床心理学时,研究生毕业暂别学术选择了心理咨询行业时,工作后深陷泥潭时,决定结束与这个行业的蜜月继续深造时……在遇见各个人生转折点时,我无数次地想提笔给她写一封信,一封很长很长的信,就像给养育自己长大成人的父母一个交代似的,想要一一告知我的心路历程:或希望她为我答疑解惑,或希望向她感恩言谢,或只是简简单单告知近况、让她知道远方有一位学生,跟她同样地努力着。可惜最终,冲动再强烈,也敌不过我的懦弱。打开的文档和窗口一个个被关上,渺小的我从未给她去信。

或许,这就是我一直不愿找到榜样的原因吧。
一旦成为了我的榜样,我竟以敬畏之心将其“束之高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