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立德树人之思想覆满试卷

2020-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霞光一束

          纵观202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与2019年相比,试题结构保持稳定,难度有所下降。在结构设计、内容安排、考点设置、题目数量、各题分值等方面基本没有变化,而新题型的出现给整套试卷注入了源头活水,更觉别具一格。而在整体设计方面,试卷巧妙地回避社会热点,更加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更好地体现了新教材注重方向性引领的特点。2020年河南省中招语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当代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同时紧密契合新课程标准,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审美鉴赏、语言表达等关键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 高度体现立德树人

纵观整份试卷,充满正能量。首先,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其中的关键词句:“捍卫法律”“守护规则文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匹夫不可夺志也”“可贵品质”“智慧中原”“优秀品质”“大丈夫之志”“化解危险”“克服困难”“怀抱希望”等等,这些关键词分布在基础知识积累、记叙文阅读、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作文中。

        因此,可以说立德树人的思想覆盖了整份试卷。中考是我们平时教学的指挥棒,它及时指引着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要实现中华自古以来的“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任务。那么,具体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及备考之中,老师们就要注意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选材、选文、选题意识。

       

二、 具体落实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首先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因其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几乎覆盖所有题型,重点突出在基础、阅读答题及作文表达上,比如“孟子散文善用修辞增强雄辩力量,结合语段分析其特点”,分析孟子散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其次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如“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我的太爷老师’的用意是什么?”是在梳理情节的基础之上考查学生对中心的提炼与升华。再次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如诗歌默写部分,由“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联想考查《次北固山下》中长江的辽阔宽广、波平浪静的句子是什么?进而考查《山坡羊·潼关怀谷》中黄河的雄伟险峻、气势磅礴的句子是什么?再比如现代文阅读中“我的太爷老师”的优秀体现在哪些方面?说明文选择题中对说明性语言特色的赏析等等,无不体现着对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考查。最后是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综合性学习活动题中“‘老家河南'文化旅游”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是河南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家乡本土情怀的培养,也体现出了河南中招语文卷子一贯侧重河南地域方化的特点;而文言文不论是课内的《富贵不能淫》还是课外的《新唐书·何易于传》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可见,整份试卷扎实地落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回顾近几年的现代文阅读,不论是《给母亲梳头发》、《父亲的长笛》还是《母亲养蜗牛》等等,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孝道”“亲情”这些主题。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相信在未来,这一类的题目将会在语文试卷中继续加大考查的力度,更提醒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下更大的功夫。今年的名著则由去年比较倾向于考情节转向让考生谈阅读后自身的情感体验以及谈主人公的美好品质,这或许也给我们提醒了一点:不要只顾着生硬地记忆情节,而忘了阅读名著时对于美的鉴赏和享受。

     

三、 稳中推进,锐意创新

      今年整体试卷结构不变,个别题型有所创新,如:把对字形的考查放在特定的语段,并且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不仅降低了题的难度并且更加紧密的联系实际生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道理,比单纯割裂开来死记字形更有实效性;说明文阅读由原来的单文本阅读转变成了两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并且增加了阅读选择题,出题形式上更向高招考试迈进了一步;作文由原来传统的命题(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二选一的形式转变为同一素材下对同一话题不同体裁的考查,围绕“危机”这一核心词,学生可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两种不同的文体,所不变的是写作的导向仍然是关注学生自我的成长,关注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各种因素,如题目一《我的危机故事》,仍然是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聚焦生活,勤于思考,表达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从模拟卷的“演讲稿”写作到“书信体”考查,无疑是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敲响了警钟,也昭示着作文备考出现了新动向,但不管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还是常规型作文,有一点我们要明确,那就是作文总体的导向是没有变的,变的只是形式,永远不变的是实质内容,因此日常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做到“四个关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