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书读书笔记#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笔记|《故事思维》第4章

2019-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时光规划者

你最初想学的东西,和最终发现有用的东西通常是不一样的。

1.口头语言只能起到 15% 的作用

你在讲述的时候,听众大约只能听见 15%的词汇。他们会从其他方面接受足够多的信息,比如你的表情、姿势、手势、着装、眼神、语气、步调等,甚至会从你自己不会注意。

2.手势可以作画,可以说话

一般来说,越细腻的手势,越有说服力。手势运用得好,可为你的故事增加魅力,可强化故事所蕴含的信息,可为你的自我表演创造一个舞台。运用手势,你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道具,可以凭空画出一个场景,可以故意传递出一种矛盾的信息,或者仅仅是活跃气氛。

3.用表情传达情感

面部表情优点够更有效且更生动地传递情感。缺点它太诚实,会把你不愿意表露的情感都展现出来。

你可以尝试着把自己讲故事时的样子录下来,回放的时候关掉声音,这样你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脸部表情了。然后再对画面中显示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通过有意识的训练,你的脸部表情将为故事增加情感色彩,你会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故事家。

4.善用身体语言,就是做好你自己

身体语言只要能做到真实可信就好,不必遵守固定的准则。如果在众人面前演讲会让你感到紧张,你要做的是化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通过身体语言让自己看起来自信。

身体语言还可以用来放缓或者加快故事的节奏,你可以适时左右移动,可以连续移动一步、两步、三步,这样可以表现出步骤。如果你要讲的故事,包含以前、现在和未来三个阶段,你可以先站在右侧,然后移动到中间,最终移动到左侧。听众自会根据你所处的位置,区别你所说的是现在还是未来。

身体语言还可以调整故事的亲密度,你站的远近、身体倾斜度的大小及身体姿态是放松还是严肃,都能帮助你进行调整。

5.让人们听到、闻到、尝到你的故事

用声音、气味和滋味,把听众引入你的故事,给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你就能全方位地调动听众的感官,让他们用全身体会故事。

6.细节决定成败

有些细节,只关乎感觉,似乎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然而正是这些细节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左右了我们的抉择。

故事的节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好的节奏可以制造出情感,扩充人们的心理空间。就这样,人们感受到了自己情绪上的变化。如果你的故事能引起听众的情绪波动,体验到诸如激动、慷慨、热情、肃穆的情感,再辅之以良好的节奏,你就成功了。

7.沉默是情绪和感觉的扩音器

沉默的时间要恰到好处才好,太长太短都不合适。人的情绪呈曲线分布,自低点开始逐渐升高,到达顶峰后再缓缓减退,最终消失。如果你想传达自信、热情、尊重、悲伤之类的情绪,便不宜太早结束,否则就会阻碍情绪影响力的扩张。当然,如果沉默的时间过长,观众已然从情绪中走了出来,而你的沉默还在继续,就会让人感到怪异。之后,观众会将注意力投射在你身上,而非你的故事里,甚至会怀疑你是否故弄玄虚,左右他们的情绪,从而不愿再继续听你讲。

8.你的语气出卖了你的真情实感

在讲故事之前,最好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不要本末倒置,只想着改善语气,而不去调整情绪。情绪调整好了,语气自然顺了,须知积极的语气是装不出来的,硬要装出来,就会给人装腔作势的感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