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5读《家庭作业的迷思》

2025-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阅写达人

美国艾尔菲·科尔所著的《家庭作业的迷思》是一本关于当下教育中孩子作业与学习关系的思考的专著。在主流习惯性思维下,这本书的观点可谓是不可思议的,无论是对于普通的家长还是对于教育者老师而言,都是一种匪夷所思的推翻式的结论。

相信,唯一会大快人心的无疑是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千千万万的学生。当然,就本质而言,对教育也是一种真正的脱胎换骨的改革。然而,这本书作者关于家庭作业的思考,在当下世界教育界,真要落地实行起来,还真不容易。

说实在的,此书的来源,与我在教育的现实中有着必然的联系。

从语文区级关于写作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一直让学生进行着写作的日常化训练——日记(随笔)的每日写作。然而,在一段时间,两个班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在日记中,以作业量多得做到晚上11点多,从每天甚至晚上回家吃晚饭马上开始做家庭作业,而且期间不能有丝毫的怠慢,否则即便11点钟也未必如期完成,还有的学生甚至在做着做着就直接睡着了的。如此,我深感学生所写是现实学校老师给与他们的高压或严格制度下的重压,这样的重压其实也有家长的相互“监督”下的合谋,然而,这样的家庭作业量,暂且不论对孩子的学习是否有帮助,如此做作业,对孩子在身心方面比如晚睡导致的睡眠不足从而影响白天在课堂没精打采,更重要的是严重的睡眠不足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成长,这是什么抖无法弥补的伤害。

于是,这一些学生的日记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作业究竟对学习有没有用,有多大用,或者对学生健康的身心发育成长的利弊的权衡。进一步,我采取了实际的“减负”行动,从每天的日记(随笔)写作改为仅仅星期一、三、五三天写,而且其他的联系,尽量在课堂内完成,没有家庭作业。其实,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所谓的题目的练习,我是完全反对的,而且,对于当下的考试即成绩,我认为并不能完全测出一个人的真实语文水平与真实能力。相反,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真正语文水平与能力的,反而是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更主要的还是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与能力,所以,个人认为,语文课应该是指向写作的阅读课,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老师要给学生尽量多的自由自主的时间大量阅读,而非听老师讲课。如果语文课仍然停留在课堂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这样的语文学习,依然是“隔靴搔痒”式的学科学习,那自然是耗时费力但绝不会讨好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读高子阳老师的关于儿童写作书的时候,在书的后面介绍的书籍中发现了这本《家庭作业的迷思》,带着本就对学生家庭作业多带来的困惑并急于寻找答案,于是迅速买下了此书希望能再次得到满意的解答。

艾尔菲·科尔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演讲家、“进步教育运动”的领军人。其中,他在第一章“失去的童年”中的——“家庭作业的冲击”一小节就提到了“关于家庭作业带来的抱怨”的五个基本问题:“父母的负担”,这个问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已经发证成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激烈冲突;“孩子的压力”,关于这个问题,文中写道:“某个充满挫折感的父亲表示,家庭作业是‘加诸父母身上的诅咒’。当他在孩子面前如此宣称,孩子回嘴:‘如果你认为家庭作业对父母来说很苦难,那么你应该来当当学生,你就知道有多可怕了。’”确实,这中对孩子的重压,在我们今天深处学校教育的孩子身上是一个可抱怨而反对无效的事件。“家庭冲突”这个问题,也确实非常普遍,文中说“父母不断地唠叨、抱怨和争吵,也影响了整个家庭。”“较少时间从事其他活动”,我在前面写到的学生吃晚饭就马不停蹄地写作业,自然是为了完成作业不被老师与家长批评与唠叨。然而如此,其他的娱乐时间自然就被自动取消了。这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极为消极的。“极小的学习兴趣”文中如是说:“家庭作业对情绪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它对孩子的求知欲的负面冲击也相当明显。孩子的负面影响可能扩及学校生活,甚至是扩及学习的想法。”因为“多数孩子痛恨家庭作业,他们非常畏惧它,觉得它相当烦闷、厌恶,并尽可能拖延不去做。”这五个基本问题,都是由家庭作业带来的,对家庭、学校、孩子三个因素构成的教育无疑都是消极的。

还有更主要的一点,虽然自己身为初中老师,对自己孩子还在小学阶段时,对作业的这样的感受还未能如此严重的认识,直到孩子也升上初中,每天晚上,做作业不得不做到如此之晚,又是甚至还没有做完就直接睡觉去,孩子还担心返校后被老师批评而忧心忡忡。正如文中作者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有些老师似乎无法看透这点,除非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这确实不愧“一语点醒梦中人”。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现在身处教育的一线教师们,一种长期的主流习惯性思维的强大到不可推翻的理念:家庭作业与学习成绩或教育质量的正向相关。事实上,这是一个莫须有的假设,也是我们诸多人一厢情愿的思想,或者说这是长期以来深藏我们每一个(教师与家长)人的思想与精神深处并根深蒂固的观念。可以说,艾尔菲·科尔的《家庭作业的迷思》就是为破除这样一种根本不成立也完全不存在的关系的一本相对前卫的书。 

其中,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书中说到:“一个人越不明白教学如何操作,越不知道如何看出哪些学生遇到困难,他就越有可能认为测验分数很重要。我相信,对家庭作业的支持同样来对认知科学、教育学和儿童发展的无知。”做序者如此进一步指出:“从这一点来看,刘家庭作业或许是教师不合格的一种表现,或许是教师深处教育大环境中的随波逐流与无奈。”因为艾尔菲·科尔在后文中提到:“事实上,作业若能在课堂上完成,是最有效果的,因为在课堂上,学生会得到立即的回馈。”确实如此,当场落实并及时反馈,是教育最为重要的,对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所以,在此书的后面,作者说:“如果家庭作业本身的存在是一个迷思,那么我们欠所有的孩子一个以真相、以合理为基础的家庭作业政策。”

是的,我们(家长和教育者)真的亏欠孩子一些东西,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以合理为基础的家庭作业政策”,还有关于一个人身心成长健康的护卫者本应有的真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