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记事,赴青新之约
有些事情被写下来,不是因为害怕忘记,而是因为值得回忆。——题记
还没有去过羊城,我啊一直都想去更多的地方看看,那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种下的种子,在一定的外部条件满足的时候就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势不可挡。整个准备出发的过程也都很激动激动,就像《小王子》里说到的那句话一样,当我知道将要见到你,那么,前一天我便开始期待,期待与你的相遇,时间愈接近,就愈是感到幸福。
羊城的地铁报站用了三种语言,普通话、英语、粤语。感觉粤语超好听,当时就在想,如果长沙报站的时候也有一种长沙话的版本那会是什么样儿,应该很有趣吧。
羊城记事,赴青新之约在初步的认识了之后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自由写作。
自由写作——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新概念,自由——解构——重建。
关于自由写作的规则主要是:
1.手应当不停的写。(不要停下来重读你刚才写的那一行,那只是在拖时间,并在设法控制你正在说的话。)
2.不要删除。(那是编辑你写的东西,就算写出来的并不是你原本打算写的东西,也随它去。)
3.别担心拼错字、标点符号和文法。(甚至别去管是否把字写出了格子,或超出线。)
4.放松控制。
5.别思考,别想着要合乎逻辑。
6.直捣要害。(倘若你写出了可怕或太过赤裸裸的东西,那就一头钻进去,其中说不定蕴藏了很多能量)
我第一次进行自由写作的时候感觉思想在流淌,特别爽。在写之前我并没有想好要写些什么,只是好像写着写着就会有很多的话要写,真的一直刷刷刷的没有停下来,或者说这种写作真的是一种自由和真实的状态,不是为了要给谁看,只是表达一下最真实的自己。不会要考虑一个句子要怎样写才会看起来好一些,文章结构要怎样安排等等。或许注重格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思维,说不定写着写着你会发现最真实的自己。
第二天早上的身体舞蹈确实是有些懵逼的。然后上午开始了项目分享~我觉得很开阔眼界,在藏区的环保可能和敬畏自然的宗教信仰有关,在宣传的时候可能互相之间有矛盾;了解到了一些小伙伴用的是5W2H、gap(目标&现状)、项目的目的和策略等方法;有的是联合信息科技学院和企业,用科技促进环保,;有的是联合旅游经济开发生态产品;有的是进行议题倡导、在议区发声;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还存在“佛教经济学”这种东西;大君说资本主义的可怕之处就是,任何的污染也能变成盈利。空气、水源被污染了,就会有很多产品被研发出来。当然也有很多的问题有共性,比如怎么处理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与社区、与政府。我们在如何正确定位自己?
体会下午分组讨论的形式给我的感觉很自由,在讨论的时候每一组4-5人,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充分的参与到其中。之后的流动又使得不同伙伴之间的思想开始碰撞,我也不用担心在这里讨论得太认真而错失了其他伙伴在其他组的讨论成果,因为整个过程都是流动的,最后还有一个面向全体伙伴的桌长分享。我觉得这种方法在讨论事情或者开会、学术交流、项目分享中都是很可行的方法。
晚上包饺子的过程都挺和谐的,很自觉的就各司其职,有备馅的、揉面的、擀面的、包饺子的、煮饺子的,整个空间都很美好,包饺子的过程伴随着交流,具体说了些什么都不太记得了,只是觉得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他那儿独一无二的风土人情,好吃的鱼罐头还有炒方便面。好像在不知不觉之间,伙伴之间的距离就近了好多好多。
饺子之交由于自然体验师大羊要晚点过来,我们的行程有些改变,自然教育换到后面一天了。
接下来的一天就要开始,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社会+非主流生命故事的分享。
早上的古镇之行很充实,参观古镇偶尔会有一种时间上的空间感,就好像眼睛能够透过现在残留下来的东西,看到当时的生活境况一般。
上午小红的故事之后,是一个权力雕像的游戏,每个人要显示出比前一个伙伴更大的权力,可以借助空间内的任何一个道具。过程之后我发现,可以通过压制别人来显示出自己的权力,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自由与舒适来显示自己的权力,或者根本在这个整个权力链之外。第二个环节是你有一个机会改变权力的大小,选择换一个姿势。结束之后围成一圈,谈谈有什么想说的。我在第一次的时候选择了压制,第二次的时候换了一个比较舒服的方式。我觉得吧,身处权力链之中的我们,在以压制的形式表现的时候好像很高高在上的样子,但其实每个位置上的人都有他自己的利益诉求和苦衷,或许他的上层还会有人在压制着他;或许有的人他有权利但是并不想参与,即使只是在一旁观望也存在一种震慑力;或许有的人,他本该有权力的却选择了退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利益的诉求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是一言难尽的东西。我觉得精彩的部分在于每个项目快要结束之后围成圈的分享,同样的一件事情同样的参与方式,总会有些伙伴的看法让你眼前一亮。
影响接下来就是生命非主流故事的分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君的故事。我觉得我看到了一个很真实的有血有肉人,他会有害怕的东西,会有自己的坚持,他有很多神奇的经历,为少数民族妇女办的夜校,关于流浪儿童的救助,听他讲起了云南大学的罢课运动,说到在北大的读书会,尘肺病工人的维权等等,他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会有害怕的东西但是仍然忍不住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美好,或许没有什么很多的理由,只是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是值得的,仅此而已。比较近一点的就是煤改气以及驱除低端人口的事件,整个过程我都觉得心里很压抑,生而为人,就是偏偏有那么一些人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甚至觉得只有死亡才是唯一的解脱。什么是低端人口?他们又为什么会成为低端人口?这样的驱逐能够解决问题吗?会不会带来更多的社会动荡呢?他们的生活又如何保障?好像突然有很多想弄清楚的东西,政府的每一个政策的出台自然都是有他的考虑的,可是有些事情,会不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我是学公共事业管理的,但是突然觉得自己所学很是空泛,社会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远远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弱势群体的权益又怎样才能得到保障,谁了解他们,谁可以为之发声?当时我更坚定了自己了解社会学的欲望吧,我就很想知道这一切的背后存在的原因,是否学了之后就会了解呢?很害怕自己知道和了解之后反而会对这种事情习以为常,会吗?仅此一生,你要如何度过?
接下来的一天是自然体验,在大自然中用着自然名,通过不同的游戏用感官体验自然的草木枯荣。
过河游戏过河游戏2
声音地图
情绪与感受
然后是关于情绪&感受,非暴力沟通的工作坊。记得晚上的时候看了一个影片,叫做《下一个侵略哪儿》,讲述的是一个美国人到西欧各国游学,借鉴该国比美国更好的部分,比如平等、工人的福利待遇、国民教育的体系等等。每一次的变革源于一些人的反抗和争取,有公民意识敢于捍卫自己的权利。好的生活都是争取来的~我打算找时间再看一遍,世界这么大,这就像一个小小的窗口可以了解到其他的国家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着,他们的教育体系、国家福利、税收是什么样子的,或许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呢。学习别人的长处,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有公民意识,敢于争取自身权益,这是要经过很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建设出更好的社会吧。什么时候在我国可以看到每一笔税收的去向,更加尊重人本身而不仅仅注重经济的发展。
最后一天主要谈了未来行动策略的交流。更多的是感动,整个营期收获满满,第一次只身一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发现的每一个不一样都让我欣喜;和小伙伴的交流和相处很愉快,看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小伙伴,带着各自独特的风土人情,有着不同的经历和学习,就这样突然打成一片了,很令人欣喜;头脑风暴中不同思想的碰撞所迸发出来的火花,更是令人欣喜。
moving海燕说,永远记住,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黄河说,70%都是英文,翻译的版本质量都一般吧。更加坚定的觉得,英文就像一扇小窗,学好了它,可以透过这扇窗户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我常常会惊叹于伙伴们独到的见解和视角,就好像思维有死角,只是你自己不知道。可能不知道如何转换角度,也可能意识到其他的角度在哪里。
不虚此行,顺利结营。
我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