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工作7年了,我还是被99年小姑娘碾压到哭
来源 l逆刘而上(ID:yuanyuankaoshi)
收到这样一封树洞来信。
主题是:人际交往上的不开心。
女孩说自己毕业后7年,换了4份工作,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初实习的公司任职。
时隔多年回来,别的同事都说她,变高冷了。
但她觉得不是。
她说,我是被孤立了。
她们公司有个99年的妹子,嘴巴甜,会来事。
妹子跟所有的人关系都很好,总能让别人一开始就想到她,也会带跑别人的话题。
跟有接触的人都撒娇:帮男同事带早餐,一起吃饭、喝奶茶的话,就男士付款;跟女同事互相吹捧,嘻笑打闹。
就算是在大领导面前,也能大大方方地调侃别的同事的“缺点”。
以至于办公室所有人都偏向她,每个工作他们都帮她把控。
这个妹子试用期3月,就出勤1月半,其他时间都请假回学校辩论,去玩了。
但,一回来就转正。
太顺遂了,顺遂到让人忍不住问:这是对的吗?
这个会来事的妹子,明明很“双面孔”啊。
别人给的东西,不喜欢吃,就依旧说喜欢。
买东西后悔了,不想要了,才拿来送办公室里的人做人情。
私底下各种抱怨工作,结果在公司就说,为了工作怎样怎样,有多努力,不急的工作也加班来弄,等领导走了才走。
明知道男同事有异地的女朋友,却毫不避嫌地跟对方像普通情侣一样,天天吃饭散步。
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被喜欢?这世界玄幻了吗?
来信的女孩说:这个环境里的我,感觉好难过,更加沉默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01你为什么焦虑?
首先,我小小地纠正一下。
这不算孤立。
孤立是我对所有的人都好,但是我刻意漠视你。
我仗着跟其他人关系好,让其他人也漠视你。
我人为地在办公室框了一个圈,不让你进。
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
是这个年纪比你小很多的妹子,她太厉害了。
会说话,会做人,能力不错,情商也高。
有年龄优势,也有性别优势。
她单单站在那里,笑着发光,就让你觉得焦虑了。
为什么?
因为你工作7年,却没有7年的经验。
你转了一圈回到原地,转正得还不如一个小女生快。
那些护着妹子的同事们,评价你说:做得不如她好。
你就算是,想像她一样谈笑风生,游刃有余,也做不来。
你难过,不是因为被孤立。
是不自觉地在雌竞,而且,还“输”了。
02不要太快给人下定义
人是双标的,亲爱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那个妹子。
你压根不会觉得,自己双面人。
只会觉得自己,初入职场,一切顺利。
同事都对我很好,生活上很照顾我,工作上也愿意带我。
我经常得请假参加辩论赛,领导也允许了。
虽然偶尔也会抱怨,但整体适应良好。
非常快乐,抓紧时间成长。
至于跟男同事之间过度亲密,吃饭让男生付钱,靠撒娇要来好处。
你听过疑邻盗斧的故事吗?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
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
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
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
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丢斧子的人在翻动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咦,他的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
妹子跟男同事之间,不是暧昧情愫,也不存在什么知三当三,只是正常的社交往来,你请我一顿我请你一顿。
我们这个社会,对女性存在一种苛刻。
当一个女孩,不被人喜欢,却偏偏做得还不错的时候,会被轻易地贴上一张标签:你看她,走了捷径。
真的有吗?
一个女生,嘴甜一点,会撒娇一点,就能哄得所有人围着她转?
没那么多傻子。
03职场归根究底,是利益场
退一万步讲:
她就是那种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从小到大就享受着性别红利的女生。
她太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了,完美地验证了“撒娇女人最好命”这个说法。
然后呢?
容颜易老,保质期短。
年轻的姑娘们一批接一批毕业,谁也没法儿保证,这个红利能吃一辈子。
等她有一天走不通这个捷径了,老板和同事不买她撒娇的账了,她不再是被众星捧的那个月了。
吃亏的是谁?她自己。
公司果真花钱招了一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嘴上说得好听,活干得很糟,总得让同事帮忙兜底的花瓶。
吃亏的是谁?老板。
男同事明明有女朋友了,却还是被小姑娘哄得一愣一愣。
奶茶钱,饭钱,一笔笔地出。
吃亏的是谁?男同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站在你的角度看,风险只在于一点:她的走“捷径”,可能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你的利益。
比如你的努力,不那么被看见。
你相较而言,不那么被喜欢。
所以你当务之急,就一件事:
把目光从小姑娘身上移开,把自己从雌竞心理中挣脱开。
专注自己的业务能力。
工作不是看年龄,看时长,是看产出,看效益。
颜值啊,性格啊,人缘啊,都只是锦上添花的元素。
你让一个干啥啥不行的小姑娘上一家公司,哥哥长哥哥短,天天让人请吃饭,喝奶茶试试。
该走人还是走人。
职场归根究底,还是利益场。
别把自己做成一扇门,喜怒哀乐的钥匙,全都交给别人。
要把自己做成一道城墙,每做好一件事,就是添一块砖。
从别人的阴影下,往外踏一步。
看看自己。
可能,所有的忧虑,所有的不安全感,都可以用“低头做事”,来消除。
本文来源:公众号 @逆刘而上,作者刘媛媛。
每晚十点,更新思维干货,成长感悟,还附带晚安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