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最后敲门声2
高考写作||最后敲门声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弗雷德里克•布朗的科幻小说,全文仅有一句话:“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他听到了敲门声……”
这篇小说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想象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和自身阅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该作文是围绕弗雷德里克•布朗的科幻小说,只有一句话:“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他听到了敲门声……”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自身阅读经验和联想,不少于800字。首先要理解这个材料的关键点。最后一句话的科幻小说,结尾是敲门声,这充满了悬念和开放性。从这句话出发,展开联想、想象和思考。可能的主题包括孤独、人类文明的终结、未知的存在、希望与绝望的对立等。如何将这些主题组织成一篇结构清晰的文章。可能需要确定一个中心论点,比如探讨人类在绝境中的希望,或者对未知的恐惧与好奇。同时,结合自身阅读经验,比如引用其他科幻作品或文学名著中的类似情境,来支持论点。
要选择合适的文体。题目要求明确文体,但没限制,所以议论文可能比较合适,可以展开分析和论证。但也可以考虑记叙文,通过故事来呈现,不过议论文更容易结合阅读经验和思考。选准角度和立意是关键。比如可以从哲学角度探讨存在的意义,或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孤独与希望的关系。或者结合科技发展,讨论人类对未知的探索。这里可能需要找一个独特的角度,避免陈词滥调。根据相关的阅读经验。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探讨文明的兴衰,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的未知存在,或者《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这些都可以作为例子。文学方面,加缪的《鼠疫》探讨绝境中的反抗,卡夫卡的《城堡》中的未知敲门声象征官僚主义,但这里可能需要更贴合的引用。
注意结构,比如引言-论点-论据-结论。引言部分可以描述小说场景,提出疑问。论点部分确定主题,比如“叩问未知是人类文明的本能”。然后分几个论点,每个论点结合文学作品或科幻例子,最后总结升华。需要考虑的例子: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火,象征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但丁《神曲》中的地狱之旅,面对未知的勇气;《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探索与后果;《三体》中人类面对外星文明的回应。这些都能支撑不同论点。
避免套作,需要独特的切入点。比如,将敲门声视为人类文明延续的契机,而非单纯的恐怖元素。强调即使面临终结,人类依然保持好奇和探索,这是文明的意义。检查是否符合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抄袭,不少于800字。标题需要吸引人,比如“文明的回声在绝境中响起”或者“叩门声:人类最后的追问”。最后,确保文章逻辑连贯,例子恰当,分析深入,并且结合自身阅读经验,比如提到自己读过的科幻小说或文学作品,如何影响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叩问未知:人类文明最后的尊严
地球最后的幸存者蜷缩在寂静的废墟中,指节叩击门板的声响穿透时空,在人类文明史的苍穹下激荡起悠长的回声。这声叩问不仅是科幻小说中惊悚的悬念,更是人类面对终极未知时永恒的困惑:当一切繁华落尽,我们是否还能保持仰望星空的姿态?
古希腊人在德尔斐神庙镌刻"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将追问化作文明的基因密码。但丁在《神曲》中穿越九层地狱时,每一声叩门都是灵魂的淬炼。当维吉尔引领诗人走向炼狱之门,青铜门环的撞击声在永恒寂静中格外清晰。这种叩问的勇气,让中世纪最黑暗的时刻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正如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明知巨石必将滚落仍不断推石上山,人类在绝望中的坚持本身便是对命运最有力的回答。
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早已警示,当人类企图僭越造物主的权柄,创造的生命终将成为叩响文明丧钟的怪物。科学家在北极冰原复活猛犸象的基因剪接,硅谷精英将意识上传云端的数据狂欢,这些现代版"普罗米修斯之火"映照出人类永恒的困境:我们既渴望突破认知的边界,又恐惧打开潘多拉魔盒。就像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回首凝视的瞬间,人类在探索未知时总是徘徊在希望与毁灭的悬崖边缘。
刘慈欣在《三体》中描绘的"黑暗森林"法则,实则是文明演进中挥之不去的叩问焦虑。当三体舰队跨越四光年叩响地球之门,人类在惶恐中选择了面壁计划。但罗辑在杨冬墓前的顿悟昭示着:真正的文明尊严不在于建造坚不可摧的掩体,而在于保持对话的勇气。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飞天体态轻盈地穿越千年风沙,那些执画笔的僧侣们或许早已参透:文明真正的永生,在于永远向未知敞开怀抱。
当最后的人类听见敲门声时,真正重要的不是门外站着天使还是魔鬼,而是屋内的人是否还保留站立的尊严。从周口店猿人第一次仰望星空,到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踏出第一步,人类文明的本质就是不断叩击未知之门的过程。即使某天太阳熄灭,银河系最后一个人类空间站里,仍会有颤抖的手指在舱门上敲出莫尔斯电码——这微弱的震动,将永远在宇宙的琴弦上奏响文明的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