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自律规范】净宗法师

2018-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余生有您
南无阿弥陀佛

末法今世,解脱之门,端在净土念佛;浊恶凡夫,出离要道,唯仰弥陀本愿。故凡念佛人感受弥陀救度之慈悲,珍爱本愿要当胜于珍爱自己的生命,保护法门要当胜于保护自己的眼珠,身体力行,自行教他,作弥陀的号手,光明的使者,以使善导大师一流他力本愿念佛教法光照宇宙,尽救群萌,大畅佛怀,悉顺祖心。倘若因为自己言行缺失,致使他人谤毁法门,要须痛切反省,励力改之。

然而近来有人误解本愿,曲说宗意,言语偏激,行为乖张,但又打着弥陀本愿的旗号,致使一些见闻未深之莲友,受其诳惑,不辨邪正。如任这种错误思想及言行流传,必然危害法门,贻误众生。为维护法门正义,普利众生,报谢广大佛恩,以下各条愿净宗同人共行遵守:

一、六种恶行当戒止

1.不依净土正依三部经及相承祖师教言,别立私意,是恶行,当戒止。

2.得少为足,骄慢自欺,怠于闻法,是恶行,当戒止。

3.以信废行,荒怠称名,是恶行,当戒止。

4.不依圣教正确安心,好谈个人境界感应,是恶行,当戒止。

5.自恃弥陀本愿救度,放纵恶业,无有惭愧,是恶行,当戒止。

6.肆意谤破他宗,是恶行,当戒止。

二、六种正行当遵循

1.依净土三部经及相承祖师论释建立正确安心。

净土正依三经:

《无量寿经》 曹魏 康僧铠 译

《观无量寿经》 刘宋畺良耶舍

《阿弥陀经》 姚秦鸠摩罗什 译

相承祖师论释:

《易行品》 龙树菩萨 著

《往生论》 天亲菩萨 著

《往生论注》 昙鸾大师 著

《安乐集》 道绰禅师 著

《观经疏》 善导大师 著

2.勤于听闻有缘圣教,亲近有缘善知识。

3.信取一念往生,行励一生称名。

4.不妄附他宗之说,不妄谈个人境界,唯以愚痴身,一向称佛名。

5.深信因果,明信佛智,力行世善,常怀惭愧。

6.遵纪守法,克尽职守,敦伦尽份,和乐家庭,团结莲友。

三、四种恶友当远离

1.于净土正依三经及相承祖师论释之外别立私意者,是恶友,当远离。

2.以信废行,荒怠念佛者,是恶友,当远离。

3.自恃弥陀无条件救度,放逸无惭者,是恶友,当远离。

4.不以圣教正确安心,好妄谈个人境界者,是恶友,当远离。

四、四种善友当亲近

1.依净土三经及相承祖师论释,弃绝私意,自行教他者,是善友,当亲近。

2.深凭本愿,不废称名者,是善友,当亲近。

3.领受弥陀慈悲救度,心地柔软,常怀惭愧,力行诸善者,是善友,当亲近。

4.唯说弥陀本愿救度,劝人念佛,常行大悲者,是善友,当亲近。

一、不要贪染名利

名利之心甚微细,名利之惑甚狡猾,名利之诱甚甜蜜,名利之缰甚细软,名利之井甚隐蔽,名利之腐甚危险。

法师、讲师、布教人员在第一线,处在名利的风口浪尖,被大众簇拥顶礼,鲜花、掌声、名闻、利养不断,须保持理性、冷静、警惕,常怀惭愧,仰谢佛恩,怀机深信。

二、不要自我膨胀

名利勾小我,小我贪名利,串通一气,彼此呼应。

佛、我势不两立。

佛光普照,小我潜踪;我字当头,佛即隐没,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如迦罗求虫,遇风即长,小我之虫,遇名利风,迅速膨胀。

三、不要逞能好胜

但做一愚人,彻底躺倒,百无一能,只会如鹦鹉学舌,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一站起来,必定兴妖作怪;要用六字名号的图钉把小我牢牢地钉在机法两种深信的大地上,让他动弹不得,作怪不了。

我能教人念佛,我能为人治病,我能代人消业,我能为汝超度,我能解汝烦恼,我能宽汝心怀……虽然念佛,仍不管用,有了我,不就管用了吗?佛+我=万能。狡猾的我!

四、不要借佛宣我

赤裸裸地宣扬自我,无人相信;躲在佛的大袍下,以宣佛而宣我,几无不信。

借佛灵验,障佛光明,贪盗佛功,滋肥我身。

五、不要大包大揽

只叫人念佛求往生,其余一切,任其呼天叫地、死去活来,概莫轻许。以能得根本,自含枝末;不以往生为重,现世利益也要失去。

六、不要越俎代庖

信仰的事,无人能代,必须让个人单独面对弥陀。

信仰是一对一的世界。

从来都是一人踏上白道,绝无二人同行。

弥陀说:“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万能的我既要代众生庖,又要代弥陀庖。恰如中间商,两头吃利;从中阻隔,不让厂家与消费者直接见面。

七、不要拔苗助长

众生善根成熟有其必然过程,信心开发亦然。

浇水施肥皆要从根部着力,非从梢上强制拔高。拔苗助长,唯令速死。

反复闻熏,相续念佛,祈求佛加,为唯一入道门径。

八、不被造神崇拜

选神、造神、拜神,素为众人心理。

追求真理是辛苦的、孤独的,再怎样的易行道也要自己去走。

“佛看不见,够不着,最好有人代我们人神(佛)沟通。”凡口才好、头脑好、有魅力、肯发心的人(不论法师、居士),都容易被大众选作准神佛,一方面作为牺牲的祭品取悦神佛,一方面作为神佛的化身降福于人。

谁甘心入选、愿意被选、享受崇拜,谁即接近地狱。

九、不涉玄奇神怪

甘守平凡,则万魔莫犯。喜好玄巧,即自寻跌扑。

凡玄妙、奇特、神异、怪诞之事,皆淫巧之术,吸动无知者盲目崇拜,实乃祸人之端。

六字大道,弥塞法界,犹如虚空,深邃无底而平淡无奇,但任口称,便如空合空,岂容雕龙画凤?

十、不求灵应体验

凡夫之体乃贪瞋罪恶之体,凡夫之验乃历劫生死之验。

以如此体、如此验,欲望无生无灭涅槃之境,岂可得乎?

譬如丈尺欲量虚空,徒劳无益。

无体验,正好老老实实、守愚念佛;有体验,亦抛之东洋大海,还我愚痴,老实念佛,不被他骗。

坐地日行八万里,有体验吗?于虚空中出入行走,有体验吗?此等近事尚超凡夫心识,何况佛境。

一只蚂蚁乘波音747从中国越海穿云到达美国,它有体验吗?

欲以凡夫小心小智体验佛智境界,有体验则信而欢喜,无体验即心中不安,实是愚执,非因计因。

十一、不可自充裁判

只以教理、佛言祖语示人。不可妄自指认:谁得信心,谁无信心;谁上白道,谁未上白道;谁是真佛弟子,谁非真佛弟子;谁往生,谁不往生……此皆弥陀之事,唯佛知见,圣者菩萨尚且有所不知。《大经》言:“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论注》谓:蟪蛄不知朱阳之节,“能神者神之耳”。垢障凡夫,两眼漆黑,岂容说三道四?

十二、不得妄言幽冥

幽冥者,以其幽冥难知,故说幽冥。

好谈神怪者,神怪层出不穷;欲度附体者,附体度之不尽;一场法事度多少多少幽冥众,其中有某某、某某著名人士……然某著名人士此道场被度,他道场又出现,故知荒诞不经。

万法唯心,心有所好,必有所见,加以彼此交感,无始业种翻现,虚实难知。如牛喜青草,则处处皆见青草;虎食动物,唯见獐鹿麋兔。并非草对虎即少,对牛即多。

念佛之人唯以佛名为缘,平实平淡,不特别希求感通、妄攀境界,故也不会妄见境界。好说境界,多谈幽冥,往往由知见不正、心气浮躁所致。

念佛的十五种利益

(1)弥陀住顶 (2)佛光护身 (3)诸佛护念

(4)菩萨相随 (5)冥众护持 (6)消除罪障

(7)增长福慧 (8)离诸厄难 (9)能得寿康

(10)将获善终 (11)入正定聚 (12)断除轮回

(13)往生净土 (14)成就佛果 (15)广度众生

(点击下方精彩部分)

①《法义学习的重要性》净宗法师

②《净土行人应具备的根本知见》

③《弘法十二不》净宗法师

④《修心八诵》净宗法师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