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a读书20|拿到一本烂书,如何写出一篇书评?
前天我不是写了一篇关于《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的书评吗?当时写它时我才看了两章,就夸它好。
今天看完全书我才发现,这本书也就那点儿好了。我错怪那些给它差评的读者了,她们说的对,确实编排混乱,实战性不强,不读也罢。
但买已买了,作者煞费苦心的写了那么多字,我还是决定要啃完它。
最近看了好几本国外作者的书,发现一个普遍现象,他们的作者都喜欢长篇大论的讲故事,这本更甚。
全书80多篇文章,就由80多个作者在讲故事,是的,你没看错,这就是一本由80多个作者写的关于自己写作感悟的大杂汇。
中间,我几次想放弃它,碍于做事不喜欢半途而废,还是决定地毯式地、一字不漏地读完它。我就不信从这些不着边际的故事中读不出金句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些收获。
全书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开始动笔,非虚构文学创作中的真实,记忆与灵感、人物,场景,语言,技巧,修改。
第一节:开始动笔。
动笔是写作的开始,学习再多方法技巧,不持续地动笔写还是然并卵。记得有位资深作家说过:写作没什么方法,如果有,就是写、写、写。无它,唯手熟尔。
开始写吧,你不需要注意创作技巧,那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时需要做的,第一步你只需要让你的精力引导你自由的写作。
二、非虚构文学创作中的真实。
现在自媒体的作者们写的干货啊,鸡汤故事啊,广义上都算是非虚构文学创作。既然是非虚构,意思就是要真实,你可以写自己身边的故事,可以写从朋友或家人那里听到的故事。
真实的故事总是能够触动读者心灵,因为他们首先已经触动了自己。真实就是挖掘人性本质,分享相同的人性本质。
三、记忆与灵感
写作就是把记忆中模糊的影像重新抽取用文字排列组合出来,并展示给大家。如果能搭配上突如其来的灵感,那一定能成就一篇有灵气的好文章。
然而,对于一个想长期写作的人来说,依赖灵感写作显然是靠不住的,唯有让过目的场景、文字存入记忆的素材库,它才能有变成文章的可能。那些你不记得的事情都是你不需要记住的。
四,人物
无论是拍电影还是写文章,时间和篇幅都极其有限,我们不可能尽情地从头到尾描述所有信息,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人物的特征,用一两句话让读者看到他的与众不同。
“有效细节”是指可以让你看到人物本质的一个事实或行为。
五、场景
所有的电影大片及长篇小说都会用大制作、大篇幅拍摄渲染场景,同样的电影,我们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也是去享受影片中的异域风情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受。
你的文章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都在你营造的场景里。
六,语言
我一直认为能用语言精准地表达出人的七情六欲,写出好文章的作者都是驾驭语言的高手。当然,在达到那种境界之前,能把文章写出通顺、平衡的美感也很不错。
写作就是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
七,技巧
作者说,无论写短篇还是写长篇,他都会列出提纲,使自己便于把握写作的方向。这点很有道理,我自己常常也是这么做的,而且据我所知,多数作者都是这么做的,特别是暂时没空安静坐下来写全篇的时候,先把要写的提纲列出来,便于后续写作。
拖延时间也是写作的过程,适当地拖延可以让大脑中富有创造力的细胞,得到休息并恢复精神,从而为写作做好准备。
八,修改
海明威曾经说过:“任何作品的初稿都一文不值”。每一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开始写吧,写下你的所有想法,然后忘我的修改。
信手写来!决窍在于修改。
多数人对写作感到困惑,因为他们认为作家必须具有天才,因为他们相信文学创作无从传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表达欲望,这就是写作的激情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作家。
开始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