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原创文字集

遗产

2024-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日落孤城

达则光耀门楣,穷可安身立命。大多数中国父母都有着很重的子女情结。年迈的父母,逝去时,若能看到子女成家立业,便无憾了。

老郑死得安详。他以一种极为舒服的姿势躺在阳台的那张摇椅上,身子斜靠着椅背,头微仰,双手自然地搭着扶手,两眼微闭,一脸慈祥。晨光透过风中飘动的白纱,落在他那满是皱纹的,苍白的脸上。

葬礼极简。早上,发现他去世,儿子电话通知了就近的几个至亲,一同将老郑送去了火葬场。10点火化,11点骨灰安放进墓地,中午亲朋两桌聚餐。老郑已然古稀,又没受病痛折磨,他的离世算是喜丧,所以一家人并无悲切。

老郑就这么悄然安静地走了,仿佛一片轻悠悠的枯叶,随风而逝。

作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退休前官至某局副局长,几十年的官场生涯练就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对于自己的死,他似乎早有预知。半年前,老郑将两套房和为数不多的存款全数交到了独子小郑手里,算是彻底放手啦。

人说,一代更比一代强。可老郑的这个儿子显然算不上光耀门楣,充其量也就能安身立命尔。二十多年来,小郑一直从事打印服务业务。那打印部,规模不大,隐藏在一条满是百货商店的小巷里。小郑,为人耐心,长于人情世故,对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必是笑脸相迎,热情地递上烟,送上水。所以他的打印部虽地处偏僻,却业务不断。

别看小郑而今一副圆滑稳重的样子,儿时的他可没少让老郑操心。小郑是家里的独子,自小家境优沃,娇生惯养。那年头,有个体制内的爹,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因此小郑在学校里常常横行霸道,惹事生非。老郑毕竟还是个有觉悟的人,对儿子的这些行为也绝不纵容,常常是拳脚相加。这样的教育,非但没能让小郑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有一年家长会,老师当着全班家长把小郑批评得体无完肤,坐在台下的老郑听得脸红筋跳。要知道,那时的老郑已是局里的科长了。上初中时,小郑依然不知好歹,在班里拉帮结派,常常混迹于游戏厅,他手臂上那个大大的“忍”字就是那时候自己用小刀刻上去的。

毕竟是知识分子家庭,在学校没学好,在家里老郑还可以给他补一补,小郑的成绩也不算差,勉强考上了高中。上了高中后的小郑更加叛逆,晚自习放学,如果老郑没能及时去接他,他便会悄悄地钻进游戏厅去。那些年,老郑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局里忙工作,回家忙孩子。一到晚上九点,他便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准时出局家属区大门。守门的大爷总会笑着招呼道:“郑科长,又去接娃啦。”明明是热情的问候,可在老郑看来,那就是一种羞辱,嘲笑他养了个不争气的儿子。老郑总是尴尬又敷衍地应承两句,便头也不回地出了门。到了学校,他将自行车往边上一靠,挤到校门处,瞪着那双大眼睛努力地扫视着出校的学生。一旦看到小郑,马上将其拉到身边,拽上自行车驮回家去。

单位同事常常在办公室里讨论自己孩子的学习表现,探讨以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但老郑从不参与讨论,因为他也很迷茫,不知道小郑今后的出路在何方。高考当日,老郑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考试都快开始了,仍不见小郑。老郑怒火中烧,骑着破自行车去游戏厅将小郑拎了出来,送到了考场。为此,他不得不请假三天当陪考。

局里的同事里都说,老郑勤奋肯干,业务能力强,要不是为儿子操心太多,至少得当个局长,可临退休也只是个副局长。

小郑也算幸运,还考上了大学。那年头,中国大学喜欢把门槛修得高高的,似乎门槛越高就越有档次,可进去之后才发现大学像个滑梯,“兹溜”,三年便滑了过去。

小郑读大学期间,老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业务上,当上了副局长。小郑毕业后,在老郑的张罗下,先后干了几份工作,可这小子似乎天生反骨,受不了体制的束缚,不是迟到旷工,就是跟领导摆烂,老郑只得处处赔礼道歉。

既然不想上班,那就做生意吧。干什么呢?老郑发现小郑对电脑特别痴迷,而且计算机技术刚刚兴起,其带来的商机应该不少。老郑敏锐地觉得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几番考查后,他发现自己单位及县政府各大局行对文案打印需求很大,于是在县政府边上租下一间门面,买了几台电脑及打印复印设备,让小郑负责经营。

还别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小郑似乎找到了人生方向。凭着那骨子机灵劲儿,他很快熟悉了打印复印技术。县政府的同事们常常看到老郑下班后,坐在店门前,看书,喝茶,免不了要寒暄几句。小郑嘴也甜,对父亲的这些同事非常客气,也不叫官名,年长的称叔、婶儿,年仿的称哥、姐……就这么着,打印部开起来了。

儿子终于安分下来,老郑的工作也更卖劲了。他在自己分管的部门做了很多创新,为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举行各种征文大赛,技能比赛;他特别善于解读上层思想动态,总能让大政方针与自己当下的工作结合起来,他的部门印发了很多制度、表册、学习纪要……他手下的工作人员虽觉得累,却很有成就感。每年年度考核,老郑部门所提供的考核印证材料总是最规范,最完备的,也因此年年得考核一等奖。可惜岁月不饶人,老郑的年龄错失了最佳的上升期,不然,他一定能当上真正的“郑局长”。

几年间,小郑的打印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小郑也不再亲自操刀了,他请了几个年轻小妹当业务员,自己则当起了实实在在的老板。其中一个最漂亮的业务员,后来还成了老板娘。小郑一度想扩店,但老郑非但不同意,反而让他把打印服务部搬离县政府,搬到如今这条窄小拥堵的百货一条街。也不知老郑跟他说了什么,这一次天生反骨的小郑竟然照办了。

老郑工作依然勤勤恳恳,每一任领导上台,他一定会把领导思想,整理成会议纪要纷发给员工学习。他不断推出新举措,提出新要求。老骥伏枥,下属们都非常敬重他。有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下属,曾给他建议说,目前单位的制度、条例、表册太多,可以整合一下,减轻工作负担。老郑并没有生气,他先是肯定了这个年轻人的想法,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唉,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可是,这都是老领导们留下的政治遗产呀!去掉谁的,都会让他们觉得人走茶凉,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我们做基层的,总得方方面面都照顾到。”小伙也理解了老郑的难处,便不再说什么了?

而今,依然能看到有人提着大摞小摞资料从小郑的打印服务部里出来。

老郑走了,小郑回到家,看着阳台上空落落的摇椅,看着在风中飘动的白纱,竟忍不住落泪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