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022-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浏河边的浪荡汉子
原文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少发教令是合于自然的。所以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合于道;从事于德的人,就合于德;表现失道失德的人,就会丧失所有。同于德的行为,道会得到他;行为失德的,道也会抛弃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
我的理解
本章内容和十七章是相呼应的。
十七章揭示出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徒然使百姓“畏之侮之”,因而呼吁统治者莫若“贵言”,抽离政权压力去辅助人民。
在本章中,老子再标示出“希言”的政治理想,“希言”就是“少声教法令之治”,即是行“清静无为”之教;以不扰民为原则,百姓安然畅适,着才合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