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学霸的距离可能仅差一个学习方法
当我们学习一门知识或是技能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掌握其基础,并达到合格的水平。这一阶段可以称为成为大师的第一阶段。
但是,我们很多人几乎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便进入到了“自动化”的旋涡里。所谓自动化,就是我们在掌握了可接受的水平后,以为只要重复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便可以不断精进。
但事实却不然。现实生活中,一位工作了20年的医生并不一定就比只工作了5年的医生更优秀;开了20年车的司机,可能比那些只开了5年的人还稍稍差一些。原因就在于,我们进入到第一阶段后,没有进入到刻意练习的模式,而进入到了自动化的模式。
刻意练习的第一步是“有目的的练习”。与“有目的的练习”相反的是“天真的练习”,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不断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重复,技能提高自身的水平。
反观有目的的练习,它有四个特点:
1.具有明确的可执行的具体目标。在定义了明确的具体目标后,才能指导日常的练习。
举个例子,为了能够流畅地看懂英文材料,可以将这个目标分解为三个具体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提升词汇量、熟练语法、多读多看等。但是这三个目标还是比较笼统,就拿提升词汇量来讲,如果进一步细化为熟练掌握8000个词汇量,就会更具备指导性。再进一步,将8000个词汇量分解为每日、每周应该记住多少个词汇量的目标,就在根本上具备了明确的可执行的目标。
2.要专注。这一点很容易理解,要达成特定的目的,我们必须抽时间和精力专注这个目的之上。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付出虽然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付出绝对不会有收获。
3.要有及时有效的反馈。只有直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才能着眼去改进不足。如果在练习的时候,我们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我们就不知道过程中我们哪些事情是做对了的,哪些是做错了的,也就搞不清楚哪些方面还需提高,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的距离。
4.要走出舒适区。如果我们只是简单重复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技能,而不去给自己提出更高的挑战,那么,这与上文提到的“天真的练习”无异,永远无法得到进步。
简单概括,有目的的练习,就是要走出舒适区,确定具体的可执行的目标,同时设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专注于实现这样的目标之上,在过程中要及时获取有效的反馈。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遇到瓶颈在所难免。我们应该试着去做不同的事情,多去尝试不一样的方式,而非去做更难的事情。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向导师或教练寻求帮助,甚至我们还可以去联络该领域内的大师,以获得他们的指点。
通常情况下,遇到瓶颈并非是到达了我们的极限,更多是因为我们动机不足而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而维持动机与热情,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物质上的奖励;得到外界的肯定和夸奖;自我鼓励,并乐于挑战。
此外,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纠正三个思维性错误:
1.持固定心态,认为人的能力是由基因特征决定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会为了应对各种不同的心理训练而发生改变,而且,很大程度上如同肌肉和心血管系统那样响应体育锻炼那样。换句话说,人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来帮助自己大幅度地提高。
2.认为长时间地做某件事情就可以更擅长。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一件事情,并不是提升表现得方式。它反而很容易让人们觉得枯燥乏味,停下前进的脚步,从而导致能力的逐步下滑。
3.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提高。事实上,除非运用专门提升那些特定技能的方法,否则即便加倍努力,也无法取得明显的成绩。
例如,20世纪20~30年代,被誉为“芬兰飞人”的运动员Paavo Nurmi在1500米~20千米的跑步项目上创造了22项世界纪录。在几年的时间里,只要他选择哪种距离的跑步项目,便会在那个项目上所向披靡;而其他运动员只能为竞争第二名而努力。再后来,其他运动员发现,Nurmi的秘诀在于他研发了新的训练方法,如用秒表测定他的步子、运用间歇训练法来提高速度,以及遵循一年期的训练体制,以便自己能够坚持锻炼。当这些方法得到其他运动员的广泛采用后,整个领域的整体成绩都得到了提高。
当然,这并不是说长时间的训练和不断的努力并不重要,恰好相反,它们是成为大师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