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青春这杯酒,挥手再见
在看《最好的我们》之前,我以为,我这辈子再也不会被青春片给蛊惑了。
看完以后,明知道电视剧也好,男女主角也好,都已经翻篇,只有我,像少女怀春一般,看小说,听主题曲,翻微博,希望能留住点什么。那些熟悉的场景和情节,回忆跟大脑一起,产生了共振。
耿耿余淮
不知道多少人,青春期里都有一个余淮。如果有,只能说,你真幸运。若干年后,即使曾经的年少懵懂已经化为乌有,你看到那个名字,仍然清楚地记得,他跟你,有着某种微妙的连结。初恋这件小事,美好因为没有一丝杂质,因为可以不管结果。你喜欢他,不是因为他是学霸,不是因为他会打篮球,也不是因为他打架的时候特帅,没有原因的喜欢,不用说出口的喜欢——在你偷偷看他的眼神里,在你恨不得值日都能排一起的期盼里,在你觉得他的任何一件小事都跟你有关系的妄想里,在你一看到那个名字就莫名激动的荷尔蒙里。操场、食堂、教室,哪儿都有你们的身影,你跟闺蜜的聊天里,从来都少不了他。你希望有一天和他,可以合起来,称为你们。不管是暗恋、明恋、单恋,都是浪漫的,那种浪漫,叫青春期的秘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而且一去不回的。那个少年,永远定格在了当时的模样,日后哪怕他早已中年颓废、大腹便便,你也不愿意去更新驻足记忆里的那个影像,一如心头的白月光。
小 纸 条
如果说,那时候最值得留下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小纸条。在没有手机没有QQ的年代,那就是你们的聊天记录啊。每一张纸条里,都剪辑了当下那个片段,保留住再回头看,应该很有趣吧。趁着老师板书的时候,戳一下对方,偷偷递过去,或是自习的时候夹在书本里让人递过去,还是直接扔过去,总之,等待对方回应时的心不在焉,和打开时按捺不住的小雀跃,就这样消弭在枯燥的数理化公式里。慢慢地,小纸条变成了信纸,还要选好看的,有淡淡的香气的那种,好像这种甜腻的味道能传递你写信时候的心情一样。都写了些什么?不过是埋怨上课有多无聊,老师有多变态,寒假做了什么,下次放月假准备做什么,谁谁的新歌特别棒,哪部偶像剧最近特别火,偶尔学一学为赋新词强说少年愁苦,谈一谈其实根本不能成为理想的理想。能说这些的人,肯定是当下你认为最重要的人。
老 师
讲真的,我读书的时候,虽然像张平那样的不把自己当驯兽师的老师极少,但我对老师还是挺感激的,从幼儿园开始,每一任的班主任我都记得特别清楚。当然,原因就是因为我特别受老师关注,从小到大我都是好学生,加上中学的时候我爸妈就是学校工作人员。即使也因此烦恼过,因为感觉举手投足都在被人眼监控,因为爸妈永远比你先知道模考、月考、各种大小考的成绩和排名。偶尔也会跟同学一起说老师坏话,但还是会清楚记得:初一的英语老师跟我爸说孩子特别有语言天赋,以后让她学英语吧;初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说,文笔不错感情细腻但可以少用些副词和语助词;高一的班主任后来即使不带我了,依然在我填了高考志愿的时候倍加叮嘱;高三的数学老师跟班主任是夫妻,也是跟张平有点儿像能跟学生勾肩搭背打成一片的老师,至今对我像干女儿一样,后来还特地从外地赶来参加我的婚礼。我深知,离了那些关注,我也一定不是现在的我。
父 母
那时的我们,跟父母总有着特别微妙的关系。不像小时候那么亲密了,不是什么都能说了,但他们对我们,却保持着从未有过的敏锐嗅觉。一方面,享受着他们 对我全身心的付出,一方面,又觉得他们离我的内心有一万公里的距离,那些迷茫,忐忑,紧张,他们哪里能理解,除了成绩他们眼里哪还容得下别的东西,所以总感觉自己被盯得死死的,高三的时候,爸爸甚至还跑去过班主任地方,问我是不是有早恋,不然为啥最近一次模考成绩下降了。老师笑眯眯地转达我的时候,我觉得巨丢脸,而且深刻地认定父母在学校工作是一件无比悲哀的事情,却忘了同学们夏夜热得受不了起来冲凉水澡的时候我在家里吹空调,高三了妈妈还把早饭苹果和酸奶送到教室来。那会儿一心想,我一定不考本省的大学,这样就能逃离他们的魔掌,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后来才知道,那么幸福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选 择
清楚地记得,高一下学期面临文理分科的时候,班主任是用举手的方式统计的。当老师问有没有人学文的时候,我举手了。几乎全部都用诧异的眼神看我,因为那会儿我是实验班出来的,初三就提前学了高一的部分内容,所以数理化都不错,相反历史地理一塌糊涂。为什么选文科?因为老师告诉我,学文科竞争小,以我的资质肯定可以凤毛麟角,在高考中更有优势。于是我就听老师的了,那会儿的我,哪里知道文理分科意味着什么,又哪有像耿耿那样的父母帮我早早规划。爸妈只跟我说了一句,这关系你未来的方向,你更了解你自己,我们尊重你的选择。倒是挺民主的,不过基本等同于废话。当然,我也不怪他们,因为他们说的是实话,也就是从那次开始吧,以后我的人生大事,都是我自己决定的。我适应得很快,没有耿耿跟β、简单她们那样的揪心,也没有耿耿对余淮的不舍,因为我很快就发现,不断的分离,人生还有很多。
路星河
这是原著里没有,但却是我觉得电视剧里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王栎鑫演路星河,特别合适。当然,剧里的每一个选角,都很成功。看影评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余淮是耿耿的,路星河才是我们大家的。虽然余淮是学霸,是那个在耿耿面前自称小爷的帅气少年,但这么多男一身上加持的光环,也没能让我对这个角色最后的懦弱表示认同。对,可以理解,但不能认同。相反,路星河却有太多让人羡慕和默默点赞的闪光点,差一点儿,他就成功了,在余淮的消息没有出现之前,他用十年的坚守,换来了感动,也似乎马上就要换来爱情。但其实谁都知道,剧情嘛,男二终归是男二,他永远换不来余淮在耿耿心里的位置。就像他最后终于想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耿耿一样——没有解释。但这丝毫不影响路星河这个少年的美好啊,除了出场有点略狗血,后来那个弹着吉他读诗的他,那个大家都在迷茫他却坚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且义无反顾地去追梦的他,那个会在纪念历史运动的合唱比赛中质疑校方最后唱了一首自己喜欢女生最爱的歌的他,那个不止一次大声地说“耿耿我喜欢你”的他,都那么闪闪发光。
高 考
在高中毕业之前,高考几乎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虽然后来知道,通往未来的路,不止这么一条。鲜活的青春,就这么被枯燥的课本和考试给吞没。所有的努力,被排在学业后面的那些你认为高考之后就可以去做的事,也都在04年的盛夏终结。终究已经散场,不再是那个校园,不再是那群人,也就没意义了。高考是一切的落幕,夏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得伤感。知了倒是叫的特别欢愉,空气里有比阳光更炙热的不安,最后一天考试的中午,妈妈为了让我能更好的休息,跑遍了整个楼层,拜托领居们安静一些。那个暑假,是人生中最漫长的暑假。一切,像是要重新来过,曾经无比憧憬的大学生活就要开始。后来却发现,自己就如此不经意地,告别了生命力那么重要的一段旅程。还好记忆没有辜负这份念念不忘,反复几遍,然后合上,放入心里。那些可爱的人和事,那些美好的岁月。
后 记
多年前的我,一定想不到多年后的今天,我呆在这样一间办公室的一个小小的格子间里,做着重复且无聊的办公室工作,还在上班的间隙,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写着我的青春回忆。多年前是多久呢?大概12年前吧。那时候的我,比现在小一轮,心里有好多梦,觉得自己有一天也一定可以牛逼闪闪。一轮有多久呢?久到让你觉得在这么个年纪了还话当年事有多荒腔走板,久到足够你从美少女,变成美少妇。
工作以后,我最常跟人说的就是,读书的那些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是我的真心话。大把的时光,最充沛的精力和最激昂的斗志,人生哪里还有这样的好光景,只需要做好学习这一件正经事便好。所有的喜怒哀乐都那样简单,让你高兴的,可能是学校的公告栏里有你的名字,可能是买到一张你喜欢的偶像的卡带或者海报,可能是你喜欢的人或者喜欢你的人的一张字条,可能是上课藏在抽屉夹在书里的青春小说,可能是晚上回到家偷偷看的电视;让你不开心的,可能是牛顿为什么发明了那么多让人搞不懂的定律,可能是跟朋友的一点小误会就可以好几天互相之间谁也不理谁,可能是你喜欢的男生不知道喜欢谁又好像喜欢隔壁班的女生,可能是大人为什么总有吵不完的架。那时候的你,认定你跟成熟之间一定隔着一场一夜长大的蜕变,某天开始你踏入成人世界,就不再迷茫。然而,哪有什么蜕变,哪里又没有迷茫,只不过是多了世故,少了天真。
青春期,这三个字多么有魔力啊,好像犯了错总有人原谅,考不好总有下一次,未来这个词,还那么遥远,充满无限可能。我的青春期已经过去了一个轮回了,再想起来,竟然还像说不完一样。俗气点说,真的就像在昨天。但昨天终究是要翻篇儿的,那就举起这杯酒,干了,然后潇洒地挥手,道一声,再见,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