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反思”的底层逻辑

2023-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晚冬

所思所想皆笔下,写出码出皆原创,在文字的世界里 ,有缘自会相见。

昨天讲到了“反思”这个概念,就是让自己审视过去,去觉察不足,查缺补漏,最主要的是看清自己的选择,要明白每一个选择都是铸成现在的每一个原因,通过反思,可以优化自己对未来的选择,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不会一而再的死板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反思”,也知道了应该怎么去进行“反思”,但是,我们还不知道, “反思”背后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所以今天呢,就先来谈论一下“反思”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为什么如此有效。

“反思”的底层逻辑

1、 符合刻意练习的规律

大家应该对刻意练习不陌生吧,这个概念早已被人说烂了,其练习方式也经常被人拿出来,但是我们没必要这么刻意,只要知道, “反思”是需要持续的做的,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当我们“反思”能够做到一万小时,我想对自己会产生足够深刻的理解。

当然,刻意练习,不单单只是指重复性的用思考去审视过去,而是带着问题,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清晰),并在此基础上反复的琢磨,就像练习习题,要多练的是那些错的,而不是我可以轻松解决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成长,而不是低效的努力。

2、符合“拉伸区”规律

之前我讲过在《认知觉醒》中有着三个关于成长的区域,分别是困难区、拉伸区、舒适区。

而人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在拉伸区中进行的,就像上面练习习题那个例子,太难,你无从下手,无法理解,太容易,又极其低效,但是当我们在主动的进行“反思”时,就是在拉伸区思考和行动,每一次的“反思”,都能帮助我们有效成长,前提是,你真的很用心。

在长期练习“反思”时,我们会提升我们的思考敏捷度,认知水平、更容易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并提高自己的选择和决策能力。

3、具有普遍性

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 “反思”这个工具,有非常广的适用范围,不管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样的场景,你都能随时随地的运用它。

学习、运动、工作等等,无数的场景,哪怕是在感情中,也能适用。

虽说感情是感性的, “反思”是理性的,但是,别忘了,两者是合作关系,感性在前,理性在后。

比如现在有一对情侣吵架了,但是在吵完后,进行了自我反思,我哪里做的不好,我哪里需要改进,随后又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动,这样的关系,又怎会轻易的破碎呢?

只要你进行了“反思”,就是在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并且是装了翅膀,同样的时间,你会发现,你学到的,悟到的会更多。

4、触动引起深刻记忆

还知道我们写“反思”是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吗?

就是从最触动你的地方开始,触动,代表着我感性中受到了启发,而感性是人最大的力量,也是存在于潜意识中,当我们回顾这个时刻时,会异常的清晰,这是因为我们对这个时刻的记忆非常深刻,这个时候,我们的思考会更加的清晰,获取信息的难度会更加容易。

至于“反思”之后的行动改变,能够具体到某一场景,比如“以后在练习习题时,我要多做那些我能理解但是又做错了的地方”,这就是一句通过“反思”引导的改进措施。

那这个措施就能够在记忆中长时间存放着,因为触动就是记忆深刻,而由此产生的行动,也将会指导你长时间的行动,当你行动的久了,就会变成你的习惯。

写在最后

这大概是我所想到的几个点了,我也知道,这并不能完全的说明“反思”背后具体的机制,一定会有其漏洞,就像“规则”,不管你制定的如何精妙,这世上也一定会有钻漏洞的人。

而人,最好不要有非黑即白的的观念,我最近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人了,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正确,其实就已经踏入了歧途,成长就是磕磕碰碰的,有错,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错才能知道你的不足,我之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寻求错误和改正错误。

而最有效的方法,非“反思”莫属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