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每天五百字简书电影

狗十三:你的任性是有进度条的

2019-02-09  本文已影响11人  366790c99023

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我独自在沙发上看完了电影《狗十三》。故事结束在2019年1月1日的凌晨十分,思绪还在轻飘飘升空,我就这样静静地迎来了我的26岁。

十三岁的李玩已经尝到了长大的滋味,她渐渐明白所谓的了解、陪伴和爱,这些她所渴望的生命赠礼在岁月长河中已被明码标价。她需要更“懂事”才能在父亲的权威下安然长大。

这是个大型的驯兽场,她的顽劣、任性和张牙舞爪在父亲的一顿暴打下屈服,她像个被驯服的小狮子,在众人高亢的声响中站在弹球上表演。别人会说,这是个聪明的狮子,而驯兽师在一片夸赞中也会骄傲地摸摸小狮子的脑袋。

对外的表演是迎合观众的,观众的快乐具备可交换的价值。没人关心狮子快不快乐,因为狮子的快乐没有太大价值。

电影里有两幕餐桌场景令我印象深刻,第一幕李玩和父亲约好去天文馆,却不得不在餐桌上迎合附庸风雅的企业家,李玩念着心里的天文馆最后不顾餐桌礼仪中途离去。

第二幕是餐桌上给李玩吃狗肉,曾经那么爱狗的李玩,却在众人的注视下平静地咽下了狗肉,没有挣扎,没有质问,吃完了还说了声谢谢。

这中间的变化是,李玩妥协了。因为她想要的不能轻易得到满足,她不想要的大家一股劲地塞给她。

心心念念的天文馆,她跑着赶过去的时候已经关门了;她养的小狗爱因斯坦走丢后,在全家人编织的谎言里强迫自己去接受另一只爱因斯坦;她一喝就吐的牛奶,因为大家都说营养,她强忍着不适吞了下去;她努力学英语,努力考第一,家人眼里的李玩真的“懂事”了,她也觉得自己不动声色地懂事了。

而懂事是否就意味着不再任性了。

我们小时候多少有听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考试到前三名,我就给你买……”,“如果你收好了房间,我就带你去吃……”“如果你……我就……”这样的奖赏句式多么常见。父母和小孩之间达成的交易,就是一个双方之间的妥协。

如果全片都以李玩的角度去看,她是一个受害者,父亲是她青春的迫害者,那未免太武断。换句话说,每个人只是在他所处的阶段去做他该做的事情罢了。难道说李玩的父亲不爱她吗?不,只是这份爱太过直接甚至近乎粗暴了。

因为李玩长大了,有意识了,所以该是个懂事的孩子,所以不许任性;因为父亲在家需要去平衡重组家庭的关系,在外需要左右逢源,他无法任性;就连她未长大的小弟弟要茁壮成长为一个男子汉,所以溜旱冰的时候即使倒下想罢工,也被教练拉着训练说不许任性。

每个人都在成长的阶段里,被不同程度地要求不许任性。

任性,在汉语注释里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或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须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这个词代表着一种自由,然而我们都知道,自由是有框架的。逃离这个框架的自由不叫自由,那是被世人所诟病的没规矩。

孩提懵懵懂懂时候的任性叫天真可爱,而有意识开始,任性就有了进度条,因为长大就意味着要背负别人的期许还有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直到成年了,更是会意识到,很多东西很多事情不是你想要就能有的,你的任性是有代价的。

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创业,什么时候出国,什么时候辞职……你人生里的无数决定,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决定,甚至是需要为家庭考虑的。没有人活着是完全自私的,任性是有代价的,除非你真的赌对了。

我因为自己的任性也做错过很多事情,甚至很多糊涂的决定,我青春时期的所有烦恼都来自我父母干预我太多,可是长大后我却因为他们的谆谆教诲确实也少走了很多弯路。

这部电影里听到太多声音,我们怪李玩的父亲太过父权霸制了李玩的整个青春。剥夺了她青 春期里对未来的幻想,行走的勇敢还有理想的追求。李玩也像是无数的我们,一次次杀了那些试图在世界边缘咆哮反抗的自己,最后变成了世故圆滑的人。

然后我们说,这就是成长啊。是的,这就是成长啊,我只是希望所有的成长都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讨厌的大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