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互联网+教育时间管理司马腾超级自控力学院

45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设置 二

2019-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e025d18cbaaa

Note:

1. 接近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几乎没有耐心进行持续的自由联想,治疗师需要及时给予他来自现实的有节制的回应;

2. 治疗师不是告诉来访者应该怎么活,而是要让来访者知道,治疗师只是给他倾诉内心的环境和机会,在他敞开内心时,把自己看到的风景告诉他;

3. 所谓自由联想不是绝对地自由,重要自己随心去做就行,不需要评论;

4. 心理治疗的结束和心理治疗的开始同样是严肃的事情,我们不可以在治疗的目标达到了以后,说结束就结束;一定要完成心理治疗原来的设置流程,不能因为治疗目的达到了就提前结束疗程或设置的来访次数;因为心理治疗的治疗目标最基本有两个:一是比较容易达到的,症状的缓解或消除;第二个是不容易达到的,消除导致症状产生的土壤,即有问题的人格;

5. 与心理治疗开始对应,结束也应该有三次 –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即回顾与治疗师之间哪些事件对解释病因有用,哪些阻抗被“修通”,哪些移情被来访者理解了,以及来访者学会哪些在没有治疗师时自己探索内心世界的方法等;

6.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一次治疗在时间上的设置,国际标准为半小时到五十分钟,在中国业内约定俗成为五十分钟;

7. 著作《一小时五十分钟》、《最后的大师》;

8. 这个五十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和总的次数的有限完全颠覆了来访者跟父母的关系,因为来访者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直到自己死去都不可能终止的;

9. (拉康)钟表的时间与逻辑的时间(我觉得时间到了就到了);

10. 治疗的频率:一般为一周1-3次,最好不低于一周一次;低于一周一次不利于移情的加深而不利于分析;

11. 收费;

12. 据某统计,一个在美国从事正规的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师,一辈子来访的病人数量是50个;

13. 心理治疗不能无偿的两个重要原因:

13.1 治疗师会潜意识里不知不觉产生优越感;

13.2 治疗师会积累愤怒或怨恨 – “我凭什么免费为你服务”;

13.3 以上两个因素会严重影响治疗关系的质量;

14. 心理治疗的效果体现在:

14.1 来访者的症状的改善或消除;

14.2 来访者的自我功能变得强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